第52章 讼卦中的春秋争霸(四)(2 / 2)
有时赐予佩玉的皮带,一天之内三次夺回去。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卒于公元前473年)率军与越国战于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大胜之。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被占,越王勾践(卒于公元前464年)请降。
吴国,是周王族诸侯国,第一任国君当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姬姓。吴国国力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达到极盛,然后很快盛极而衰,在夫差手中覆灭。
越国则是在夏朝就已立国的诸侯国,国土在今天的江苏扬州一带。越国是大禹的直系后裔,其开国君主是夏王少康的庶子无余。越国国君应为姒姓,为尧帝亲赐予大禹。
吴王夫差在征服越国后日渐骄横,不顾伍子胥“定越而后图齐”的正确建议,开始图谋北进中原。公元前489年始,吴国先后攻伐陈国、鲁国和齐国,屡战屡胜,并在艾陵之战(今山东莱芜)中全歼齐军精锐。公元前482年,夫差志得意满,率吴军主力进发黄池(今河南封丘),与晋国及中原诸侯会盟。此时,他距春秋霸业只有一步之遥。
只可惜,吴王夫差“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他因不听伍子胥之言养越为患,又因连年劳师远征致国力疲惫,终遭灭国身亡之祸。
相比吴王夫差的张扬,越王勾践是另外一个极端,极擅隐忍之道。他战败之后,为赢得夫差信任,勾践夫妇二人不惜如奴仆一般亲自为夫差养马驾车。他在吴国忍讥耐谤,整整做了三年劳役,才重新得到夫差的信任,获释回国。他回国后,在谋臣文种、范蠡辅佐下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战略目标,一心为消灭吴国做准备。
在表面上,他依然对夫差恭恭敬敬,大表忠诚,使夫差放松戒备,放心北上争霸。他又在民间搜罗到绝世美女西施,进献给夫差,勾起他的女色之欲,使其不惜耗费国力大兴土木。另一方面,他暗中使用离间计,从内部破坏吴国的团结,吴国名臣伍子胥因此被迫自刎而死。同时,他对内修明法度,勤政奋发,使越国国力复兴,荒无遗土,百姓亲附,并组建了一支“人有致死之心”的精锐部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