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传国玉玺(2 / 2)
就在与赤眉军在关中激战的时候,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虎牙将军盖延已率军东征,兵锋直指关东梁王刘永势力。刘永,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梁孝王刘武的八世嫡长孙,世袭梁王,在梁地威望极高。更始帝死后,刘永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登基为帝。
公元36年,睢阳刘永、青州张步、陇右隗嚣和川蜀公孙述这四大势力先后被消灭,汉光武帝终于平定天下,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但汉光武帝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国家。历经二十余年战乱,大汉百姓死伤惨重,天下人口不过“十有二存”。所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过如此。
汉光武帝“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他认识到,若要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安民、富民、利民,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为了使饱经战乱的国家尽快恢复元气,自从平定陇右隗嚣和巴蜀公孙述势力后,如非十万火急,不再劳师远征,转而将精力全部转向内政:“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汉光武帝每天朝阳初升时上朝,夕阳西下时罢朝。多次延请文武百官讨论经书义理,废寝忘食却乐此不疲。
汉光武帝生长在民间,深知百姓的艰难,建立东汉后,他首先就废除了王莽的繁复政令,恢复为汉初的简政、轻刑、节俭,同时多次颁布法令提高奴婢的社会地位,努力为老百姓营造宽松的安居环境。
西汉中叶以来,由贵族豪强们推动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致使大量平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逐渐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汉光武帝一边下令重新丈量土地、核定人口,有效解决了老百姓种不上田、朝廷征不到税的问题,一边连续六次下诏释放奴婢,并曾于一年之内三次下诏禁止残害奴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战乱之后大量土地荒芜无人耕种的问题。
为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汉光武帝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同时实行轻徭薄税,兴修水利,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一系列措施帮助人民安心从事生产,社会日益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到汉光武帝统治末期,全国人口数量恢复到了两千多万,比东汉建立之初增长了一倍有余,史称光武中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