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东临碣石观沧海(2 / 2)
曹丕的地位,是谨小慎微熬出来的,是真情流露哭出来的。相传有一次曹操领军出征,曹植写了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为父亲送行。曹丕文章写不过弟弟,急得无计可施。司马懿告诉他,你不要写文章,只管哭就行了。曹丕立刻懂了,他牵着曹操的马辔,情真意切恋恋不舍的哭,曹操感动了,觉得这孩子纯良。
公元217年曹丕三十而立,正式被立为魏王世子。
他的成功有内外两个原因:内因是在司马懿等人的帮助下,巧用计谋赢得曹操好感。外因是曹植天才放达,行为放任,不知进退,致令曹操不悦。
曹操更是审时度势、进退自如的一代人杰。
史书中的曹操形象,和文学、戏曲中的曹操形象是大相径庭的,这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人物中,几乎是独一份。从唐代开始,曹操几乎变成了一个反面角色。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已经成了千古第一奸雄。
历史中的曹操,是怎么样的呢?
十个字足以概括: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回顾自己的一生,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时势造英雄,因为东汉乱世,曹操应时运而生。英雄亦造时事,因为曹操的存在,东汉末世才没有变得更乱,才短暂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而隐然有一统之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