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九品中正和七步成诗(2 / 2)
曹丕被视为理性诗人,他的文学成就被公认为不及弟弟曹植。
曹植(公元192年—公元232年),字子建。曹植少年天才,其诗词歌赋“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尤其以《洛神赋》描写洛河女神的仙姿美态,文采斐然,堪称绝世名篇。曹植在书画艺术方面也很有造诣,他的《画赞序》是中国画论史上第一篇专题论画的文章。
曹植的文名之盛,就连恃才自傲的东晋诗人谢灵运也自愧不如。他曾经说过: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他自认为胜过天下所有人,但还是与曹植相差甚远。从此,才高八斗成为文才极高的代名词。
相传曹丕非常嫉妒曹植的文才。他称帝以后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而且这首诗必须写兄弟之情却不能见兄弟二字,否则处死。曹植悲愤之余果然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又惭愧又感动,最终放过了曹植。
这个传说的真假不可考,事实上曹丕死后,曹植还活了六年多。公元226年,曹丕崩,时年四十岁。曹叡继位,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和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诏共同辅政。
被委以重任的司马懿,会趁机有所作为吗?
不会。因为陈群、曹真和曹休没有一个好对付的。其中陈群录尚书事,辅佐掌政,曹真为大将军,掌控曹魏军权。
最重要的是,魏明帝曹叡年纪轻轻,但是绝不好对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