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五胡乱华与汉字力量(1 / 2)

加入书签

六三:剥之,无咎。

剥落,没有灾难。

剥之,为什么会无咎呢?

我们至少有三种理解。第一种,对于瓜子花生等坚果类食物,剥了壳吃是对的,无咎。第二种,已经看见墙体在剥落,人们提前有了避险意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无咎。第三种,是那种腐朽、腐烂、生病了的部分,将之剥离,是治病救人,无咎。

西晋政权腐朽么?

腐朽。社会已病态,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奇异的扭曲。他们崇尚破碎的、空寂的美丽,尚空谈而不勤恳务实,尚清高而道德感低下。这个王朝之病态,一如两晋玄学鼓吹的时尚风度,华丽的宽袍大袖之中藏着数不清的虱子,清高漂亮的外表之下是纸醉金迷的饮酒服药,高谈阔论笑傲王侯的背后是残忍血腥的宫斗权争。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于是,胡族来了。

率先亮相的,是一个名叫刘渊的匈奴人,和一个叫李雄的氐族人。

公元304年10月,李雄在成都称王,史称成汉。同年,刘渊在离石(今山西省离石县)称王,史称汉赵。两者各有贡献。前者几乎开创了帝王亲自守丧三年的儒学新风,后者则成为西晋王朝的掘墓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