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收废品是门学问(2 / 2)

加入书签

经过仔细分类,这里面的东西又可以提升一大截的物品价值。

以收废纸为例,细分为大报、小报、杂志、书本、黄板纸、杂揉纸。每逢寒暑假集中涌来的32开课本又得专项捆扎,这些东西价格又不一样了。

再如鸡毛与鸭毛,鸭毛取绒每斤4元,鸡毛仅2分,严格分档,剔出混迹其中的白细鸡毛,价格之前翻倍。女孩子的剪发辫,一丛乱发,接手者耐心理顺,丈量后按色泽等论价。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敝履”,纯塑料的与夹杂海绵的,同鞋不同命。总之,里面的门道多的很。

要说里面利润最大的便是偶尔收回来的“老货”了,为了赶英超美,急需大量的金属物资,政府号召人民踊跃提供青铜钢铁等物品,很多铜钱和青铜器皿都被拿出来卖了。甚至前几年大炼钢的时候,很多人家里的锅都给砸了捐了。

总之,只有你不屑蝇头小利扔弃的,没有“投胎无门”的,除非回收站也爱莫能助,要不然粪便都能有个去处。

当初被侵略的时候宫里流落出来的东西可不少,很多皇宫附近的人家都捡了有东西藏在家里,偶尔运气好就能收到一两件,昨天他收到的东西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还有一些满清余孽,虽然改革开放经过社会主义“感化”,但是家里还藏有大量的文物古玩和他们先辈留下来的财富。

李文强有时候就想过怎么从他们手里把东西给弄出来,最后想想还是算了,这东西拿了也不好卖,他也没那么多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