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1 / 1)

加入书签

('

何是好?”

她虽然心心念念要查明真相,但自从见到崔珣被阿娘责罚掉半条命后,她又有些不愿让他查了,往不往生,是她一个人的事情,她不想牵累他。

崔珣却道:“你放心,太后不会杀我。”

李楹不太明白:“你为何这般确定?”

“上次你陵墓毁损,太后都没杀我,以后,她也不会杀我。”

李楹想了想:“阿娘是不是还需要你帮她做事?”

崔珣心中不是这个答案,但仍旧颔了颔首,李楹松了口气:“那我便放心些了。”

她说完这句话后,又有些犹疑:“可若再来一百笞杖……那也不行……”

崔珣道:“那就要劳烦你,再照顾我一次了。”

崔珣性情冷淡,很少说这种看似示弱,实则缓解气氛的诙谐话,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如以往一样,表情平静,语气也是波澜不惊,李楹不由噗嗤一声笑了,她自从荷花池醒来后,还是第一次笑得这般开怀。

她紧蹙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窗棱暖阳下,她洁白如玉的脸庞宛若披上一层淡淡明珠光晕,崔珣唇角也不由自主轻轻弯了弯,他垂首从李楹手中取过一张白麻纸:“不过昨夜誊录的时候,还真有所发现。”

“什么发现?”

崔珣正欲说,忽然府邸大门被人用力踹开,接着一队士兵冲了进来,李楹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一身穿绯红官服的英俊郎君,悠悠迈进庭院。

见到那人时,崔珣倒是不显得意外,仿佛早就知道他要来一般。

他对李楹说道:“那是沈阙。”

沈阙?

就是姨母的幼子,她的表弟,沈阙么?

李楹不由看向沈阙,沈阙方脸阔眉,剑眉星目,眉眼间,依稀有些姨母和表姊的影子,不过不同的是,姨母和表姊和气谦卑,而沈阙则看起来十分傲慢骄纵,就和她那些被宠坏的堂兄弟们一模一样。

而且因为盛云廷是被沈阙所杀,所以就算沈阙是她的表弟,李楹还是对他心生厌恶,她见沈阙气势汹汹

而来,于是十分担心崔珣:“崔珣……”

崔珣似是看出她的担心,他安抚似的说了句:“没事。”

他起身,走到屋外,神色冷淡:“沈将军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没什么贵干。”沈阙嗤了声:“不过是来,杀一条落水狗。”

崔珣神情依旧十分平静:“你奉圣人的旨意,还是奉太后的旨意?”

“不是圣人,也不是太后。”沈阙悠悠道:“是我沈阙要杀你。”

他召了召手,身后兵卒就蜂拥而上,手握刀剑,将崔珣团团围住。

', ' ')('

崔珣被刀剑围在中间,他不惧不怕,只是淡淡道:“圣人和太后没有下旨,我看你们谁敢动我?”

他声音虽然平静,但是说出来,却莫名让人背后发寒,提刀的兵卒们对视一眼,都想到这三年崔珣的狠戾手段,想到察事厅那些惨无人道的刑具,想到被野狗啃噬尸体的王府长史王良,兵卒不由都觉的两股战战,纷纷往后退了一步。

沈阙大怒,他扬鞭挥向离他最近的一个兵卒,那兵卒被他抽的脸上顿时出现一道长长血痕,沈阙一脚踢开那士卒:“没用的东西!”

他大步迈向崔珣:“崔珣,你这狗一样的东西,还仗着太后狐假虎威呢?你只是一条被罢了官的落水狗!我碾死你,就跟碾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

崔珣讥讽道:“那你便试试。”

言语间,似乎根本没有将沈阙放在眼里。

沈阙暴跳如雷,他想起此人这三年与他处处作对,连他向没有过所的胡商索要财物这种小事,崔珣都能小题大做,说他勾结胡人意图谋反,差点将他抓入察事厅严刑拷打,思及这些,沈阙更是恨上心来,他抽出佩刀,唰的一下架在崔珣脖子上:“崔珣,你这狗东西,你真以为我不敢杀你?”

崔珣眼皮都没抬,他只是嘲讽道:“杀人的蠢事,裴观岳就挑唆你来,看来你们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牢不可破。”

沈阙愣了愣,然后嗤笑:“崔珣,你少挑拨了,我告诉你,今日就算我杀了你,太后也不会怪罪我,谁让我是她外甥呢?谁让她,欠了我阿娘的呢?”

说罢,他双手举起佩刀,就往崔珣脖子砍下,李楹大惊,她手中绿色鬼火闪现,就算会被反噬,她也要救崔珣。

但她忽听到一声大喝:“住手!”

沈阙佩刀悬在半空,他扭头一看,居然是新上任的尚书右仆射崔颂清。

沈阙不甘道:“崔相公,我知道崔珣是你内侄,你莫非是来袒护他的吗?”

崔颂清嫌恶瞥了他一眼:“不管崔珣是不是我内侄,沈将军都不能无故杀人。”

沈阙道:“我杀崔珣,是民心所向!”

“若民心所向就能杀人,沈将军的性命,恐怕也活不过今日。”

沈阙一噎,崔颂清负手道:“滚吧,有我崔颂清在长安一日,就谁也不能动崔珣。”

沈阙目瞪口呆,看来崔颂清是执意要维护他的内侄了,今日恐怕是杀不了崔珣了,他于是愤愤然瞪了崔颂清一眼,怏怏离去。

沈阙已走,崔颂清却始终站在大门门口,不愿踏进一步。

崔珣默了默,他走上前去,拱手行礼:“伯父。”

他行完礼后,直起身子,自始至终,崔颂清只是跟看沈阙一样嫌恶的看着他,半晌,才道:“你为什么不死在突厥?”

第33章

崔珣怔住。

崔颂清淡淡道:“你三岁丧母, 你父续弦后,你与你继母以及兄弟不睦,你曾因你庶弟给你起雅号‘莲花郎’, 而将其打至头破血流,你父深恶你, 说你桀逆放恣, 喜怒不定, 但我却觉得你性情如此, 也是事出有因, 何况你文韬武略, 更是我崔家魁首,假以时日, 定能成为大周栋梁。我爱惜你的才华,又无法干涉你的家事,只能于你十四岁时修书一封,将你推荐给天威军主帅郭勤威,郭勤威虽出身寒门,但爱兵如子, 智勇双全,我想着有他磨砺, 你定能玉琢成器, 一展抱负。”

崔珣听着,他头逐渐越垂越低, 崔颂清的声音愈发冷淡:“但是你呢?你是怎么做的?落雁岭一战,郭勤威虽决策失误, 丢城丢地,但好歹以死殉国, 保住了他的名节,天威军其余人不愿被俘,也全都力战而死,若结局止步于此,天威军还能落得个其罪当诛、其情可悯的评价,可你,为了活命,居然投降突厥,让史官连其情可悯都无法下笔,所以崔珣,你为什么不自杀?你为什么不死在突厥?”

崔颂清声声质问,崔珣蓦然抬头,他看着他这个最尊敬的长辈,他眼神之中划过一丝茫然,他喉咙动了动,似乎是想说什么,但最后只是艰难开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