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乌兰的儿子,要回宫了(2 / 2)
阿九道:“说吧。”
“方砚山将军,一代名臣,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可惜,一辈子没留下个一儿半女。重九这孩子,是方贵妃姐姐的儿子,算起来,也是方砚山将军在这世间唯一的血脉亲人了。现时,重九进了宫,方砚山将军大约是想托官家您,好生待他的外甥吧。”赵如云斟字酌句道。
阿九沉默了一会儿。
服下药后,约莫一刻钟,阿九觉得身子的沉钝好了些,他起身,下了地。
“重九呢?”他问道。
赵如云道:“在偏殿读文章呢。这孩子,每日早早起来,很晚才睡。不是习文,就是练武。总也闲不得。臣妾劝他,莫要太累。他不肯听。好强得很。”
阿九往偏殿走去,赵如云给他披了外衣。
偏殿中,烛光亮堂堂的,重九坐在桌案前写字,见阿九进来,连忙站起:“草民给官家请安。”
阿九没有给他名分。
所以,他依然只能在阿九面前自称“草民”。
阿九走上前去,拿起他正在写的字看。
这孩子,果是个聪颖的。
虽长于乡野,字却写得遒劲有力、神韵超逸、笔走龙蛇。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然允臧。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阿九看了纸上的诗,问道:“你可知这首《定之方中》讲的是什么?”
“回官家,讲的是春秋时期,卫文公的故事。卫文公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夙兴夜寐,劳瘁国事。然,卫文公最重要的品质,是秉心塞渊。”重九回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