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1 / 1)

加入书签

有答应他帮忙。

县太爷也是个狐狸精似的人物,和他不过是泛泛交情,和宋书生之间更为什么来往,凭甚要帮他隐瞒?

宋书生只能失魂落魄的走了,带来的沙琪玛却没拿走,山长见人已经追不到,只能放在一旁。

因着书院里放了假,好多天都没再见到宋书生,沙琪玛就被放了好几天,还是小厮进来打扫的时候看到,惊呼一声。

“这沙琪玛如今在外面可是抢手的很,都得提前预定了去才能拿到,滋味也甚是好。”

他想着,山长对这些吃食并没多大的兴趣,指不定就能把东西赏给了他。

偏巧那天,山长吃的饭堂里的东西不合胃口,肚子饿的不行,想着再放下去这沙琪玛就被糟蹋了,等到来年开了春,再买了这沙琪玛还给宋书生,也不欠他的人情。

这一吃,山长脸上的神色就变了,即便放了很长时间,那沙琪玛的口感依然十分的绵软,里面的果仁和果干香脆脆,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再吃。

上了年纪之后,他的牙口就不太好,这沙琪玛吃着却不大费力气。

吃完,想到宋书生也是一片好意,在家里还不知道如何惶惶不可终日,就让小厮去把他叫了来。

也罢,他就厚着脸皮去求了县太爷,若是成了,宋书生定会记着他这恩情。

温夫子和余夫子到了面摊上,就见好些个人都在那里排队,两个人对视一眼,知道这怕是做了新鲜的吃食。

终于轮到他们赶上了,两个人赶紧排到最后面,想看看是什么吃食。

春雨过后,山上的笋子就冒尖儿出来,这时候的笋子和夏末的时候从山上摘的还不一样,外面的皮不是苦涩的,而是非常的鲜嫩爽脆。

去山上摘笋子的人就没断过,林春燕今儿个出摊晚,是因为一大早就去了山上。

一路上,看着新芽慢慢的长出来,山从光秃秃的又变成了一点黄绿,空气也是透着一股生机勃勃,就让人心里高兴。

柳娘子也被韦柔姐指使着上了山,家里没多少人来帮忙盖房子,韦柔姐也不怕脏不怕累,把自个儿当成了男人来用,挑沙子背石子都不在话下。

肩膀早就高高的肿起了一块,看着那片青紫,柳娘子也说不出个不字来。

她知道韦柔姐为什么要拼了命的干,这不仅是一个新房子,也是她在这里扎了根的象征。

迎面碰上了丁慧娘,旁边就是疙瘩,小小的人也背着篓子,里面已经装满了从山上挖下来的野菜。

丁慧娘看见柳娘子,往旁边避了避,垂下脑袋不敢看她。

那天,就是柳娘子进了屋,撞见彭老爹正在扯她身上的裤腰带,气的扇了她一巴掌。

后来虽然没再找过她,丁慧娘心里还是有些怕。

柳娘子没搭理丁慧娘,往前走了几步,又停下脚步回头看向丁慧娘。

“疙瘩还小,你带他上山危险,要是怕家里没人,就送到我那里。”

说这话的时候,她也是板着个脸,可丁慧娘还是听出了话里的好意。

丁慧娘拉住疙瘩的手,小声的说了句谢谢。

柳娘子哼了一声,“我才不是帮你,是疙瘩太小,这山上又死过人,还是注意一些。”

到了半山腰那片竹林,听到里面时不时就传来说笑声,进去一看,才发现是林春燕他们。

这时候,天空又飘下来些毛毛细雨,不大,连衣衫也打不湿,谁也没去避雨,而是仰着头看着那雨从天上落下来。

柳娘子凑过去和他们打了招呼,见他们的筐子里已经挖了不少的竹笋,只说要给她留一些。

“就是不知道怎么做了才好吃。”

这是问林春燕呢,林春燕就抬了头笑着说,“这春天的笋怎么做都好吃,用油焖了或者腌起来,熬了粥,做了馅儿,都是鲜的很。”

说的柳娘子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挖笋子的动力也足了,“别的不会做,这放了猪油去炒我还是能的。”

她想着韦柔姐很喜欢吃这笋子,冬天的时候就念叨这一口,少不得要多装些回去。

这些笋子拿回去之后,林春燕看着时间已经晚了,直接带着去了码头,拿了咸肉、带软骨的肋排和春笋一道炖在一块。

这就是有名的腌笃鲜,汤汁熬的浓白,里面还放了几片火腿。

不是她不愿意多放,这火腿是赵官人拿的年礼里面带的,总共就那么一小截,平日里吃的都很小心。

这汤吃起来十分的鲜,一咸一鲜相得益彰,就像如今这时节,还留着冬天的冷,也有春天勃勃的生机。

她这一锅熬出来,摊子前就围了不少人,后面的人看不着做的什么东西,只能闻到浓郁的鲜味,好些个人就踮起脚,伸长了脖子张望。

好不容易排到了温夫子和余夫子跟前,那汤剩下的不多了,两个人一人要了一碗,和人拼了一桌坐下,就迫不及待的尝起来。

温夫子先尝了那咸肉,果然滋味十足,那汤的鲜味全靠着咸肉吊着,他满足的点了点头,却见旁边的余夫子只吃竹笋,一口肉也不吃。

往日里,余夫子也没这样爱吃素过,温夫子一想就知道这竹笋竟然是好吃的很,他夹了一片放进嘴里,果然鲜的眉毛都快掉下来。

再吃那咸肉,就觉得少了些什么,反而不如这竹笋滋味美。

和他们坐在一桌的是王员外,他吃的速度很快,吃完之后就赶紧招手,让林桃红给他上一碗。

“只这一碗了。”林桃红把那一碗端过来,剩下等着要的人都有些失望。

“还做不做这腌笃笋了?”

“我才喝了一碗,感觉还没吃到嘴里就没了。”

那边金娘子忙着卖馄饨,早就想过来吃上一碗,见东西没了,十分的失望,感觉卖馄饨的力气都没了。

他们下山的时候,王英娘还在山上挖竹笋,怕是能再带来一些,林春燕就说等明个在做。

孙捕快和孙安元过来的时候,空气中只残留着一些香味,光看张大娘眼前撂着的碗,就知道刚才来了有多少人。

孙捕快扼腕,“怎么又没赶上趟,林小娘子下次再做了好吃的,可要找人告诉我们一声。”

他们身后跟着吴捕快,抓了王大郎得了县太爷的赏,他也舍得来摊子上吃上一回。

没吃上腌笃笋他也不像孙捕快那样着急,摊子上有好些东西他都还没吃过呢。

林春燕给他们上了面条,马上就要二月二,她就做了龙须面,汤汁十分的清凉,上面还飘了些野葱花。

这龙须面细细的,如发丝一般,在锅里过了水捞出来就熟。

吃起来却又不会觉得不劲道,分寸拿捏的刚刚好。

两个人狼吞虎咽的吃完,又要了些东西带回去给李大娘。

回去一看,果然王英娘从山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