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7(1 / 1)

加入书签

芽糖林春燕装好,给妞妞疙瘩分了一小罐,又给赵沐阳带去了些。

张大娘陪着她一块儿去,路上就问起那王行商的事情,“我见这几日他总过来咱们铺子里吃饭,倒也是个有意思的人。”

边说,还边看着林春燕的神情。

林春燕被她这么一提醒,才想起来王行商这个人,随着张大娘的话附和,“人家毕竟走南闯北,见识得也多。”

张大娘没看出来什么,有些怀疑自个儿想错了,继续说起王行商,“他没见过那松花蛋是什么,那天可闹了不少的笑话。”

林春燕想到他指着那黑色的松花蛋欲言又止的神情,也不由得抿嘴笑起来。

“这人哪里都好,就时常不在家,我打听过了,他们家也没什么小娘子,瞧着他人很老实,估计也是不敢找外室的。”

林春燕不知道张大娘什么时候把王行商的底细摸得这样清楚,愣了一下才说,“娘觉得他不错?”

张大娘有些紧张地点点头,反问林春燕,“你觉得他人怎么样?”

林春燕认真想了想,这王行商长得倒是不错,就是看起来比张大娘要年轻一些,不知道王行商能不能接受年龄差距。

那些暂不管,只这王行商常年在外面跑,张大娘就是跟了他也不打紧,只要还在他们镇上就行。

“既然这么着,等我抽空了就问问他。”

张大娘不知道林春燕怎么一下子把话题跳到了这里,有些摸不着头脑地问,“你问他什么?”

“自然是问他愿不愿意上门,实在不行的话,就在咱们家旁边盖座院子,娘你可知道他是哪里人士?我觉得还得多打听一番,什么时候见了孙捕快再问问他。”

张大娘嘴巴张了张,只吐出来几个字,“这也有些太草率了吧,八竿子还打不着,就想到盖院子去了。”

林春燕以为她害羞了,拍着张大娘的手说,“娘,之前那屠夫的事情我们觉得不好,是那人岁数太大,家里儿子都娶亲了,你嫁过去了也没什么好日子过,你虽然看上了这王行商,说什么我也得问上一问。”

张大娘的表情更茫然,只觉得林春燕的嘴在一张一合,那些话她都能听明白,但是放在一块儿总觉得理解起来很费劲。

好半天她才哎哟一声,“娘勒,闹半天你以为我看上那小白脸了?我是在给你选……”

后面的话没说完,张大娘就捂住了自个儿的嘴,知道说错了话。

林春燕也明白过来,哼了一声,“原来是给我挑的,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张大娘心虚地错开了眼睛,“我瞧见那天你朝他笑得特别高兴,还以为你看上他了。”

“我呸!”林春燕这才想起来前几天看到王行商的事情,“真是哪儿跟哪儿,我是替那董小娘高兴,跟看到王行商有什么关系,就是当时大黄在我跟前,我都能抱着他转上几圈!”

说完也不等张大娘了,自个儿提着麦芽糖去敲了赵怀子的门。

赵沐阳一溜烟地就跑过来,见是林春燕就朝她咧了嘴笑,等看到是麦芽糖之后,笑容就更大了。

赵怀子已经能下地,那伤口虽然看着深,但总算没伤到骨头,慢慢养着也能好。

“我叔叔还是按照原来定下的日子成亲,到时候还去你们铺子里下定。”

这原本就是说好的事情,不过赵怀子出了这样的事情之后,林春燕还以为事情不成了,就没想着再准备。

这样一盘算,也没剩下多少日子了。

赵怀子的神色眼见着好了不少,笑呵呵地说,“正要让沐阳去和你说呢,没想到你就来了,倒是正好了。”

林春燕回去了就盘算起菜单子来,打算还按照封大娘侄子那时候下定的规格来办。

不过在办这场宴席之前,林春燕又接了两单子做席的买卖,一个是李员外,他终究没挺过去,一命呜呼了,另一个就是杏花娘,也没熬过去。

李员外是高寿,他们家又有银子,倒是不用来林春燕这铺子里,只让他多做些东西送到李府。

除了林春燕之外,还请了专门做席的任大厨来做流水席。

不只是金娘子他们村的人能去随便吃东西,谁要是路过了进去上炷香,也能坐下来安安稳稳地吃上一顿。

李员外好歹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排场这样大也不让人觉得如何,对比之下只觉得那杏花娘就可怜多了,杏花爹自然不愿意给她花多少个钱,只叫了两桌的席面,让大家凑合着吃一顿便罢。

赵娘子虽然觉得杏花娘做得有些过分,可看到他自家哥哥这样无情无义,也就寒了心,打算以后少同他来往。

这两个席面林春燕都让林翠香和赵紫兰试一试,两人跟着她学了也快有一段时间了,算是拿来考验他们的。

两个人一听,自然都紧张起来,生怕把这席面给搞砸了。

“倒也不用那样紧张,你们已经在铺子里做了不知多少次,不过是换个地方去做罢了。”

又教他们拟菜单子,“不能一味地只图省钱,总要有几个大菜撑场面,这李员外家的席面和杏花年的席面还不同,你们两个自个儿想一想,都该做了什么吃食来。”

第115章

林翠香和赵紫兰郑重地应下, 果真把这拟菜单子当成了头等重要的,回去的时候还一直念叨。

里正这几天心情不好,李员外一死,他们和李小娘子家的婚事就得往后拖。

可他还是强打起精神, 招呼刚刚种完地的村里人去挖藕。

这时候的藕比较脆嫩, 一般都是用来凉拌, 做藕粉却是不行的。

剩下的那些小藕是不能挖的,等长到冬天的时候再挖出来, 那时候的口感比现在更加的粉糯。

冬天挖藕的时候,是事先把池塘那些鱼都给捞出来, 且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出动,挖起来就简单得多。

相比之下, 这次来挖藕的人就少了很多。

三郎把货担放在家里就急匆匆地赶来了,他这想挖池塘的心一刻也没停,这次是想过来请教一下有经验的老人这池塘该怎么挖。

他打算自个儿动手挖鱼塘。

林春燕戴着草帽在岸边看了半天, 除了莲蓬好采摘之外, 莲藕总共没摸上来几个。

夏天在池塘里挖藕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这些藕长得太深了,下面又都是淤泥不说, 头顶上的太阳还毒辣辣的。

林春燕不信邪地下了水,就在靠着岸边的地方摸了好大一会儿,也什么都没摸着。

倒是藕尖好找些,大部分人也都是摸了藕尖上来。

莲蓬更好摘, 几下就能摘半筐子。

“才这么些, 都不够分的。”里正看着岸上的东西叹息了几声, “莲子到时候每家分一点,这藕尖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