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6(1 / 1)

加入书签

处已经围了士兵,赶紧拉着赵杏花飞奔,她记得偏院那边有一处荒凉院落,平日里没人进出,却是长了一颗向外开花的杏树。

他们拼命跑进去,生怕外面的士兵围了过来,也顾不得那树会不会将他们的衣裳手掌划破,万幸的是赵杏花和李大娘子都是会爬树的。

两个人爬上去之后直接闭眼跳了下去,街上的人也乱哄哄的,看起来也知道发生了大事,都拼命往家里跑。

赵杏花的脚在跳下去的时候扭了一下,不过不太要紧,她忍着疼跟着李大娘子去了一边的巷子,才躲起来就听到了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这是已经围到这里了。

赵杏花每每想到这里的时候都一阵阵的后怕,只要再耽误一点,他们就根本跑不出来。

哪怕事情已经过去好久,这几天做梦她也是梦到的这些场景,要么是那树怎么也爬不上去,要么是刚爬上去就被抓了个正着。

一旁听着的人心都狠狠的揪了起来,见大家又都有想哭的架势,赵杏花赶紧安慰,“如今都好了,我们出了府之后也不敢乱走,亏得李大娘子认识的人,什么送菜的送水的,这才费了些功夫把我们带出城外。”

逃出来之后他们一刻也不敢耽搁,混在那些逃难出来的人和马车后面走,后来又碰到一认识的船夫,才把他们一路带回来。

赵杏花说完看着林春燕他们说,“我们这一路走来,看着好多地方虽然还没有乱,可也离得不远了,就是不知道咱们这里会不会也乱起来?”

刚才赵紫兰和林翠香听了孙安元的话就已经腿软,这时候还没缓和过来,总觉得有石头压在心里一样,这时候听了赵杏花的话,林翠香就先哭了出来。

乱了意味着什么,他们这些小娘子也是知道的。

屋内一下子安静下来,只能听到铺子前面热闹的说话声,就连刚才听的津津有味的张大娘也瞪大了眼睛好半天才说话。

“哎呦!”她捂着发慌的胸口,“这可怎么办?咱们赶紧关门,先回家!”

她在原地转了几圈,那边林桃红也跟着她转,刚才的高兴褪去的干干净净,小脸变得煞白。

每个人都很害怕,有哭起来的,有咬着手指不知所措的,最终把目光都落在了林春燕身上。

她就像是他们的主心骨一样,是他们这里最有能耐的人。

对,还有林春燕在!

“别担心。”林春燕也接收到了他们的目光,强挤了笑容出来,“咱们离汴京多远啊,一时半会儿怕是到不了咱们这里,要是不说的话,谁知道外面已经乱了起来?”

就是那几个想要夺权的王爷,怕是也不想全天下都乱起来。

只在小范围的政变还在他们可控范围之内,要是全都乱了,可就要建立新政权了。

“对,一时半会儿乱不到咱们这里!”张大娘听了这话像是吃了定心丸,“要是真打起仗来了,咱们就去山上躲一躲!”

想到这里,张大娘一下子不害怕了,“就上次找到怀子那个地方,别说外来人了,就是咱们自己村的人也找不到那个地方!”

山上的地方很大,有很多隐蔽的山洞,倒的确是躲避的好地方。

张大娘的话让大家彻底松了一口气。

林春燕让张大娘继续安抚他们,和周晚娘说,“也不知道白娘子他们有没有受牵连,要是能跑出来,怕也就这几天回来。”

周晚娘也在担心白娘子,赵杏花往回跑的时候不是没想过去打听一下胡家的情况,不过李大娘子没让她这样做,让她一路都不要随便说话。

他们都不知道赵王会不会成为最后那一个人,要真是那样的话,她贸然回来就不安全。

可要是不回来,这样的乱世下说不定以后再也见不到面了。

他们一路上也都在犹豫,在提心吊胆。

赵杏花没有一天不祈祷着赵王惨败的,左右她已经逃了出来,是再也不想回去的。

“咱们还得存粮食。”林春燕觉得粮食还是最重要的,只要手里有粮,心里就不会慌。

家里的地下室还有一些粮食,不过林春燕不打算动那些,想着多买一些回来才安心。

“我们家怕是也得买。”赵紫兰忧心忡忡的说,“回去我就和我爹说。”

“现在就去说吧,咱们也就比其他人早知道一会儿,再晚怕是粮食就不好买。”

林翠香想了想家里还有不少粮食,觉得应该不用买太多,不过回去问问也好。

孙安元还没走,见林春燕打算多买些粮食的时候就说,“是该多买些,不过你们也别太担心,我瞧着应该打不来咱们这里。”

生怕他们几个乱了阵脚。

“嗯,有备无患。”林春燕舒了一口气。

她动作很快,找了二郎跟着一块儿去了粮铺一趟,那粮铺掌柜的和他们是老相识,看到他们过来也没怎么怀疑,“是不是最近铺子里生意不错,用的粮食也多了?”

林春燕点了头,要的数量却特别多,“咱们山上也要用。”

粮铺掌柜的虽然觉得奇怪,可还按照林春燕说的数给了她。

“我瞧着光这一个板车怕是拉不回去。”

“没事,一会儿会有人帮着拉回去。”

没多大会儿,果然来了三辆马车,孙安元和大壮从前面两辆探出头来,最后那辆马车上来的人却是里正。

赵紫兰几乎是一路跑到家里的,先按照林春燕的吩咐找到她爹,拉着狗蛋爹就去了里正家里。

这事一说出来,里正和狗蛋爹都懵了,但想着林春燕可不是那样胡乱说话的人,应该错不了。

至于会不会打过来谁也不知道,怕就怕这天真的乱起来了。

里正驾着自家的马车就过来,拉了满满一车粮食就往回走。

林春燕这板车上的粮食不仅仅是他们的,还有铺子里的段夫子宋大娘他们的。

大家都想备着一些。

这样来了几趟之后才把粮食都拉完,这时候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听说了汴京乱了的事情。

一时之间,来粮铺里买粮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粮铺掌柜的一看这个架势,也不敢多卖了去,知道要是真乱了,粮食的价格怕是得涨不少。

又想起林春燕一早过来就拉了不少粮食,怕是早就知道要乱了!

铺子里吃饭的人一下子跑了不少,都急着回去想办法。

隔壁铺子里的张小舅和马氏却不太担心,他们那边的山村更偏僻,平日里的粮食除了交税的时候用,大多都留了下来。

“就是得回去告诉他们一声,多少得留些心。”张小舅也不多耽搁,叮嘱马氏晚上睡觉的时候锁好门窗,急匆匆的往家里走。

张小妹跟着一块儿回去了。

她在路上还骂骂咧咧,“这才过了好日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