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1 / 1)
“以后是什么时候?还要等多久?”
豆豆伸出双手,准备掰着手指数一数。
徐茵:“……”
最后答应他,过了农忙就去看他们。
小家伙这才笑起来。
徐大嫂自从决定去桐城,近段时间就没再接衣服订单了。
手头攒了少许碎布头,衣服做不了,做鞋子还是可以的。她除了给俩孩子做了拼布布鞋,给徐茵也做了一双。
起初担心徐茵瞧不上,打算找两块完整的布给她单独做,没想到徐茵看到侄子的拼布布鞋,表示很喜欢。
“嫂子,下回有碎布头,你尽管做了寄给我,我付你钱。”
徐大嫂没等婆婆开口就主动说:“给啥钱,一点碎布头而已。你喜欢穿,我得空就给你做。”
“当然喜欢啦,布鞋穿着比解放鞋舒服多了。”
徐茵说着给她画了几个鞋样子,有后世流行的妈妈鞋、产妇鞋,还有居家的懒人拖鞋,这些都适合碎布头做。
除了千层底老布鞋,橡胶底、带纽襻的布面鞋这时候也很流行,徐茵给嫂子画了几个她觉得精致好看的鞋样。
经她的手画出来以后,不仅不土气,还多了几分拼接布艺的雅致感。
徐大嫂高兴地收下了。
扫完墓,徐志年一家四口就回了桐城。
家里少了几口人,陡然冷清了许多。
好在今年稻田里多了批稻花鱼,还种了三亩地的西瓜,二老的心思不是在鱼身上就是在瓜上面,见天地往地头跑,饶是清明过后雨丝飘飘,也要披上蓑衣、套上雨胶鞋去看几眼鱼和瓜。
家里冷清就冷清吧,人不寂寞就行。
徐茵闲着无聊,画了几副夏装的设计图,拿掉缝纫机上的防尘布罩,哒哒地踩了一上午,给爹妈各做了一套夏天穿的短袖汗衫、七分裤套装。
料子是徐母年前去交流会时买的细麻料,带点小瑕疵,但徐茵剪裁得巧妙,做好以后丝毫看不出这是瑕疵布。
这年头穿衣相比后世要保守,哪怕夏天再热,爹妈也不肯穿着短裤就出门,这七分裤就很合适。
徐母拿到衣服后爱不释手,对着镜子照了又照,可惜天还凉,穿不了短袖,于是拿在手上去了隔壁,跟邻居显摆:“茵茵给我做的。”
“什么?茵茵做的?我还以为是志年媳妇做的呢。”
“茵茵也会做衣服?”
“针脚很细呀!款式也很新鲜,真是茵茵做的?”
“那当然!”徐母嘚瑟道,“不是我吹,我们家茵茵脑袋瓜子可灵光了,什么都学得快,就说这做衣服吧,看她嫂子做了几件就会了,而且做的比她嫂子还要时髦好看,你看看这衣服,款式是外头没有的,都是她自个想出来的。”
“真的诶!金花,啥时候让茵茵给我也做一件,布料我自己出,我付她工钱。就要这样的一套,这裤子夏天穿一定很凉快。”
“金花嫂,还有我。上回你穿的那件锈铁红的外套挺洋气的,我老早想照着做一件了,茵茵会做的话明天我就把料子拿你家去。”
“不愧是保送上华大的高材生,做的衣服也是外头买不到的款式。金花嫂,还是你有福气,儿子、闺女都那么有出息……”
徐母被邻居几个夸得飘飘欲仙,心里仿佛喝了甘露一样清甜,一口应下了她们的要求。
直到回了自己家,冷静下来一想:完蛋!万一闺女不乐意给人做衣裳咋办?牛都吹出去了……
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让你吹牛!让你爱听奉承话!”
“妈?你干啥呢?”徐茵从房里出来,看到她娘站在屋檐下在捶自己的脑袋。
“茵茵啊,是这么回事……”徐母硬着头皮一说。
徐茵笑了起来:“这有什么好纠结的,有多少单子我都接,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赚点零花钱挺好。”
“可她们不一定都做夏装,也有人想做秋冬穿的外套。”
“没事,我都行。”
徐母欲言又止半天,最终还是忍不住说:“那些布料是她们攒了好久的,都是好料子,做坏了赔赔得不少钱,你可别乱来啊。”
徐茵哭笑不得:“妈,您就放心吧!几件衣服而已,我还是敢打包票能做好的。”
第34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34)
最先拿料子过来的是刘彩凤母女俩。
刘彩凤是徐老爹隔房堂弟徐柏年的媳妇,论辈分,徐茵要唤她一声四婶娘。
刘彩凤拿来了两块料子,一块是和徐母一起在年前交流会上买的瑕疵布,本想留着给孙辈做衣裳的,晌午看了徐母拿出来显摆的短袖汗衫七分裤套装,顿时改了主意。
“我和老伴儿一人一套,款式和金花嫂的一样。”
另一块是白底浅绿碎花的确良,想给她女儿做件新衣服。
“茵茵啊,你美华姐过阵子相亲,你看给她做件什么样的衣裳好?”
徐美华人不胖,就是脸圆圆的,一头齐耳短发衬得脸更圆,瞧着很有福相。
徐茵问她哪天相亲定了吗,要是六月份的话,可以穿裙子。
圆脸适合V字领,她心里已经有主意了,做条V领束腰及膝裙,回头找点墨绿色的料,做条腰带,显得人干练又精神。
看她寥寥几笔,一条漂亮的裙子就跃然于纸上,刘彩凤二话不说拍板:“就做这样的!”
徐美华也闪着亮晶晶的眼,一个劲点头:“这个好看!”
徐茵给刘彩凤母女俩量了尺寸,约定劳动节前拿衣服,母女俩付了定金高高兴兴地走了。
过不多久,家住村西,平日里经常与刘彩凤有往来的阿根婶,也挎着个篮子来了徐家。
粗布盖着的竹篮里,躺着一块暗红色的腈纶料。
“四十岁那年生日,阿根托人从大海城买来的,一直舍不得做衣裳。阿根还笑话我,要把这块料子带进棺材去。”
“今天怎么舍得拿出来了?”徐母打趣道。
“这不,正月那会儿看你穿的那件洋外套挺好看,就厚着脸皮来找茵茵做了。”
“那叫夹克衫。”
此前被闺女科普了一番的徐母,此刻说得头头是道。
“是英国那边传进来的,海城那边也才开始流行,而且我跟你说,这衣服不仅样式好,还利索,不影响干活,你看这下摆、袖口,一点不拖沓。”
徐母说着,还把她那件锈铁红、添里夹布的秋冬外套拿出来当样板,仔仔细细展示了一番。
阿根婶当即敲定做件这样的。
徐茵给她量了尺寸,同样约定了时间。
其实不光刘彩凤母女和阿根嫂,凡是听说老徐家闺女也会踏缝纫机做衣裳的,都有这个想法。
只不过担心徐茵做的不好,又或者刚入门、手艺没老裁缝好。
同样是花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