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1 / 1)

加入书签

部往地上一插就能栽种,种出来的茎秆拉去王府收购站,能换粮食和钱;

与粟米套种产量大幅度提高的秣食豆也能换钱,不止换钱,还能换高产粮种。

什么!高产粮种竟然亩产三十石?

这是什么神仙粮种?

还有那什么新式沤肥法,结合王府收购站兑换到的高产粮种,能让亩产翻几番?

那还等什么呀!

南蛮各地的百姓一窝蜂涌到王府收购站打听,简直比过年还开心,这是生活有了盼头的激情。

燕恪瑾不差钱,以前不差,现在有了金矿银矿,就更不差了,于各个县郡设了收购铺,买铺子、雇人,分分钟的事。

铺子主事得了王爷的吩咐,笑呵呵地把红薯和土豆摆在最醒目的位置,分别竖了一块木牌,用毛笔书写着两种作物的亩产。

不过,如果不是用秣食豆和甘蔗兑换的话,银钱购买不仅要查看户籍而且还限量,每户最多购买一石。

一石土豆当种子用的话,约莫能种半亩地。

百姓们嫌少,自然就挖空心思找甘蔗、种秣食豆去了。

南蛮的民间,掀起了一股耕种风。

几乎各个郡县、各个村落,都在讨论那亩产高的简直像仙界产物的高产粮种,以及能兑换高产粮种的秣食豆和甘蔗。

不到春耕,就有无数人涌向荒地,抡起锄头开荒。

以前开荒难,如今曲辕犁已经普及全南蛮,开荒不再是难事。

浇灌是麻烦了点,但听说王府推出了一款自动浇灌的稀罕物,叫水车。离水源远的村落,可去王府收购站申请,王府会派人去当地考察,核实无误就会批准该村免费使用水车。

有了水车,浇灌也不再是难事。

南蛮百姓纷纷夸瑾南王是个一心为民的好王爷。

后来,不知谁传出了个消息,说瑾南王原来就是前任太子,因为不受皇帝喜欢,被废了太子头衔不说,还被撵到鸟不拉屎的南蛮封地。

淳朴的南蛮百姓一听气坏了,纷纷替瑾南王憋屈、抱不平。

原本南蛮离京中隔着一座怪山、还离着几千里,太子换没换人,他们根本不关心。

可一旦听说身边那一心为民的好王爷,原来就是前太子,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明着不敢骂皇帝眼瞎,但心里无不觉得,皇帝想必年纪大了,七老八十不中用了,放着一心为民的好太子不用,还把人撵到南蛮来。

不过话说回来,这是南蛮的福气。

瞧瞧,瑾南王一来,他们用上了轻便省力的曲辕犁,种上了神仙般的高产粮种,给灌溉困难的村落免费安装水车,还允许他们用秣食豆和甘蔗换银钱、换高产种子。

出于对瑾南王的感激,不少百姓自发地往收购站送自家做的腌菜、晒的菜干,还留下一番安慰的话:

“王爷莫要丧气!”

“王爷离开京中,是京中百姓的损失,却是我南蛮的福气!”

“王爷,南蛮百姓永远支持你!”

“……”

收到铺子主事从各个郡县辗转捎来的来自百姓们自发赠与的爱心特产以及慰问词,燕恪瑾愣了好半晌。

“谁传出去的?”清冷的嗓音里,透着几分恼意。

他可从来没想过,要利用百姓来达成自己的大统之业。

“王爷,是百越郡新郡守李成河所为。”燕七收到线报立马进来回禀。

燕恪瑾闻言,抽搐了一下嘴角。

李成河是他的人,事事以他的大业为先,正是如此,才趁机宣扬。

可李成河不知道,王府收购秣食豆和甘蔗,是为了酿酱油和制糖,并非他以为的借故推广高产粮种、收买人心。

粮种是要推广,但和收购上述两项东西毫无关系。

“让他坐好自己的郡守之位。需要他配合,本王自然会知会他,让他少自作主张。”

“是。”

之后,为了不让百姓过多关注朝政一事,免得言语过激、引火烧身,燕恪瑾找王妃商议,推出了几大工坊联手招工的消息。

相比朝堂风向,吃饱穿暖才是百姓们最为关心的切身要事。

徐茵当着下人的面,没说什么,配合他把招工的事落实到位。等两人独处的时候,实在憋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燕恪瑾双手往她咯吱窝一掐:“嘲笑本王?”

徐茵抹着笑出的眼泪:“不敢不敢!封地子民如今都是你靠山了,呼着喊着支持你,劝你莫丧气,我哪敢呀……哈哈哈哈……你别挠了……”

“……”

最后,被羞恼的王爷,扛上床就地镇法了。

徐茵:失策了!

第87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37)

大年三十,府里除了家生子,其他下人都放假了,临海郡雇来的大厨也返家过年去了。

除了御厨,回京路途迢迢,来回一趟,一季过去了,倒不如留在这儿跟大家一起过年。

有御厨在,过年必须的几道寓意吉祥的菜肴还轮不到徐茵操心,她便带着丫鬟们来到徐府后花园的菜圃,摘了一筐涮火锅最匹配的蔬菜,又让大厨房片了些鱼羊肉、搓了些肉丸虾饺送过来。

一入腊月就想吃火锅。

虽说百桂郡天气暖和,入了冬,白天依旧有十几二十度,但不乏她想念火锅啊。

于是趁矿场的铁匠师傅还没放假,让他们赶制了一批鸳鸯铜锅出来,配了一个菌菇清汤锅底和一个红油辣汤锅底,再调了份蘸料酱,带着大伙儿们一起涮火锅。

外院,下人们三五成群围一桌。

内院,她和燕恪瑾两人一锅,依次下荤菜、素菜,最后再来份御厨手擀面。

晒着冬日暖融融的太阳,吃着纯生态食材涮的鸳鸯火锅,幸福感油然而生。

外院的下人们七嘴八舌聊着天:

“当时一听要来南蛮,吓得我直哆嗦,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哪成想这里这么好!”

“那是咱们爷和王妃聪明,换成别家你试试。忘了刚来时多苦了吗?”

“刚来时很苦吗?”徐茵放下窗帘子,扭头问男人。

有一部分粗使下人是跟着朝廷的施工队提前到来的。

初来乍到,饮食住宿都不习惯,加上此地确实穷,要什么没什么,苦也很正常。

燕恪瑾挑了一下眉。

心里思忖:要不是王妃种出了高产粮食,又把藏宝图给了他,开出那么多矿,今年这个年,未必有这么舒心。

“年后,王妃可有什么安排?”

他给徐茵涮了几颗嫩弹鲜美的鱼丸。

御厨被自家王妃调教的,什么都会做了呢。

徐茵给他斟了一盅自己酿的桑葚酒,想了想说:

“第一批酱油,到春耕差不多就能用了,咱们带一些去闽越郡转转?各郡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