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1 / 1)

加入书签

,儿臣来和父皇分享喜悦。不过燕关的条件不及京中,为了助王妃平安诞下嫡子,父皇的好意儿臣心领了,美人就不收了,况且府里没那么多地方安置。再说了,儿臣马上要当爹了,攒钱养儿子要紧,养不起无关紧要的人。

皇帝看完这份奏折不像奏折、家书不像家书的信函,再听侍卫说,五个美人被瑾南王原路退还,好气又好笑。

“行行行!既然徐氏怀上了瑾儿的嫡子,那就先这样吧!”

太子妃听说这个消息,手里的茶盏哐啷摔了个粉碎:“怎么会这么巧?瑾南王该不会是在欺瞒圣上吧?”

她身边伺候的嬷嬷说:“兴许真怀上了呢,毕竟都三年了。”

“呵!她的运气倒是好!”

“太子妃!太子妃不好了!”一个小丫鬟匆匆跑进来。

“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太子妃身边的嬷嬷出言训斥。

小丫鬟跪地禀告:“太子带了五个美人回来。”

那五个刚回京的美人,被太子领回了宫。

“哐啷……”

这天晚上,太子妃的屋里,碎了一地的瓷器。

……

徐茵怀孕以后,燕恪瑾就不让她动不动往外跑了。

地下暗河的事,他找人去办,肯定赶在今春耕种之前,争取凿通一条道出来,引流入关。

徐茵就安心在家安胎了。

不过啥事都不做也嫌无聊,于是她负责拟定计划,让燕恪瑾找人去实施。

学堂、工坊、铺子……一家家开起来。

最近还开始捣鼓活字印刷。

燕关一派欣欣向荣。

太子又起幺蛾子了。

他那日听说父皇赏了五个美人给老二,心里耿耿于怀,凭什么老二有他没有。再看这五个美人,一个比一个娇艳妩媚,心痒痒的把她们全都带回了宫。

这不把太子妃气得跑回了娘家。

太师入宫觐见皇帝,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太子妃的不容易。

皇帝闻言也很生气,朕给老二赏美人,那是他后院空荡荡、膝下无子嗣,你宫里还嫌女人不够多吗?沉迷女色可不是什么好事!

当即把太子叫来,数落了他一通。

末了,皇帝长叹了口气:“珩儿啊,你要争气啊!朕废了瑾儿,改立你为太子,可别让朕失望,让文武百官灰心啊!”

太子来的路上就想好对策了:“父皇,不是儿臣不争气,是儿臣心里苦闷啊!”

“你有何苦闷?”

“东夷越来越不安分,动不动搞小动作,沿海数郡的百姓时常受他们骚扰,日子水生火热。儿臣每次想到黎民百姓受的煎熬,就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太子妃不理解,还总跟儿臣斗气,儿臣一气之下,就把那五个美人领回去了,儿子并未碰她们,纯属气气太子妃的。”

皇帝听是这么回事,不再提美人的事了,忧心忡忡地说起东夷:“这帮蛮化不开的夷人!跟以前的鞑子一样,像打不死的蟑螂!”

“父皇,不如让二弟去试试?他能不费一兵一卒降服鞑靼子几个外族,想必东夷也不在话下。威震大将军的名号放出去,没准那帮夷人就跑了。”

这才是太子的真实目的。

这几天他人虽混在温柔乡,但不是真的万事不管。

他心里清楚,不把老二搞下去,父皇屁股底下那把交椅,不见得会稳稳传给他。

这不,昨晚睡的一个小美人,提起东夷愤恨不已,说她爹娘就是死在东夷人手里的。

这给了太子一个启发。

海上风大浪大,老二再懂战术谋略,也干不过以海为生的东夷人吧。

于是,他怂恿着皇帝,给燕恪瑾颁了道圣旨。

“嗤……”

徐茵听完圣旨气笑了。

这是眼瞅着燕关治理好了,摘现成果实来了?

摘就摘呗,大不了回南蛮,出来这么久,还怪想念的。

在徐茵看来,燕关就是工作地,且当是随军来边关工作。

真正的家,还是在南蛮,是百桂郡府城的瑾南王府。

可就是有那些个不要脸的人,摘了果实不够,还要把燕恪瑾踢去随时可能有战事发生的东海郡。

咦等等……东夷?那不就是倭寇么?

抗击倭寇人人有责!

那不用烧脑了,一个字——“打”,就完事儿了。

徐茵冷笑:“我猜,东夷人怕是早就知道鞑靼族、戎胡、北羌与我们交好的原因,说不定还派探子来打听过消息。这两年小动作不断,无非是想引起我们的注意,最好能主动找他们议和,他们好趁机提要求。咱偏不如他们的意!”

第101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51)

燕恪瑾还是头一次看到王妃如此厌恶一支外族,刚来燕关时,对鞑子都没见她这么痛恨。

徐茵轻咳一声:“东夷和鞑靼族他们不一样,那是个小岛国,岛国面积拢共就那么点大,哪天强大起来,那点地不够他们住了,是不是要向外扩张?

我觉得,对付不同的敌人得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一味的战争不行,一味的议和也不行。次次都议和,这些外族还以为咱们燕华怕打仗,咱就不能给他们这个错觉,免得以为咱们好欺负。东夷若再搞小动作,咱就满足它!咱有大炮,有海军,怕他们不成?”

燕恪瑾以前也是个主战分子,否则也不会多次请缨出战,还在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战神”的美称。

这几年先是被王妃“通商”的提议发现解决外族还有除打仗以外的方法,且这方法还挺好使,双方和平共处,都得到了各自想要的,妥妥滴互惠互利。

接着又体会到了挖矿的好处,手里有矿,大刀阔斧的搞基建、开工坊都不是梦。

是以,血液里的好战因子渐渐沉寂。

今儿听王妃一席话,那刻在骨子里的好战基因又重新激活了。

夫妻俩协商一致,决定武力解决东夷问题。

它要是敢再骚扰东海郡百姓,没得商量,直接开战。

当然,战场不能选在东海郡,战后重建可不是闹着玩的。

东夷人不是喜欢海上作战嘛,调一支偷偷训练了四年的王府海军过来,就跟他们海上作战,有机会直接攻去对方老家,让他们一天到晚想着来骚扰燕华。

“话说回来,燕恪珩每次作妖,倒是都像在给你铺路。”徐茵担心燕恪瑾钻牛角尖,宽慰他,“原本咱们在南蛮待的好好的,他非要把你塞到燕关来,如今,燕关百姓哪个不知道你?哪个又认识他?要是投票选太子,你肯定高票当选。这次八成是看你在燕关的表现太好了,又想换个坑埋你。好在咱们有火器、大炮,倒也不怕他搞什么幺蛾子。”

先是南蛮五郡,接着是西北要塞,接下来还要去东海郡和东夷的好战分子干架,等打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