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1(1 / 1)

加入书签

们了。”

“原来如此……水根,咱以后跟着你们三兄弟干了!”

“没错!干到年底,咋也能讨个婆娘回家!搂着婆娘过年!不用看你们哥仨淌口水了!”

“哈哈哈……”

这厢,二郎看着给出去的银两,心疼得小脸皱成一团:“大嫂……”

“来,大嫂给你科普科普石斛的用处,顺便教你这两个字怎么写。”

徐茵把石斛的功效逐一说与俩孩子知道。

三妹似懂非懂,二郎越听眼睛越亮:“哇!它这么有用哇?”

“当然!别以为只有人参、灵芝才是药材中的宝贝,世界之大,你不认识但价值很高的药材,多得很呢。”

徐茵说着,拿出纸笔,写下石斛两字,教他们识字。

“石角斗?”

“哈哈哈……”徐茵乐了,“这个字与湖水的湖同音,不能分开念哦!不过你已经把角和斗记住了,值得奖励!”

奖励什么好呢?

何家三兄弟还拎了只山鸡过来。

徐茵这次不煲鸡汤了,处理好腌制后,往鸡肚子里塞了些菌菇、木耳、野葱段,用细竹签把鸡屁股封住,鸡身上抹了层油,裹上几层大树叶,最后均匀地抹上泥,扔进烤窑,烤了只叫花鸡给他们尝尝。

二郎边吃边道:“太好吃了!这鸡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鸡!”

“你才吃过几只鸡啊?这就最好吃了?以后不想吃更好的了?”徐茵打趣他。

他纠结了好一会儿才说:“我想象不出,还有比这更美味的鸡。”

徐茵笑而不语。

当然有啊傻小子!炸鸡吃过没有?

迄今为止,她还没见过哪家小孩能抵御炸鸡的诱惑。

如果有,那大概是师傅的水平不行。

不过,在用点食用油都抠抠搜搜的眼下,委实没法炸给他们吃。

况且鸡也还没长大。

“等过年吧!大嫂做一道比叫花鸡更美味的鸡肉给你俩尝尝。”

打从这天起,二郎和三妹天天掰着手指头数日子。

徐茵见状,既好笑又心酸,于是凑了些材料,给他们做了本图文并茂的简易老黄历,上半页写着月日、干支、节令,下半页是一句顺应节气的诗文和应景的图。

从没见过黄历的二郎,不仅为了数日子天天看,还把它当成了宝贝,去哪儿都揣在身上,时不时摸一下,看它在不在。

三妹也想要,兄妹俩第一次因为分不匀而闹起了不愉快。

徐茵有点头疼,她真干不来给闹矛盾的小娃娃调解的活啊。

“要不,大嫂给三妹再做一本?”

可日历这东西,有一本看日子就够了,要那么多本干啥!

徐茵想了想,给三妹做了本幼儿画报。

画的内容是逃荒以来兄妹间的互动。

其实二郎是个好哥哥,逃荒路上,始终以保护者的姿态维护着三妹。

徐茵把二郎对三妹的好,用漫画的形式细腻地表达出来。

三妹看完画报,不再骂二郎“臭哥哥”了。

“二哥对我好!”

“是呀!有吃的,先给三妹;有水喝,先喂三妹;天晴给三妹撑伞;下雨给三妹披蓑衣;遇到坏人会把三妹藏在竹筐里。”徐茵娓娓引导。

三妹眨眨眼:“大嫂,日历我不要了,给二哥。”

“三妹真乖,这么小就知道孔融让梨了。”徐茵顺便给兄妹俩讲了这个故事。

二郎再一次用无比崇敬的眼神看着她:“大嫂,你懂得真多啊!你要是男子,一定能成为状元郎。”

徐茵好笑地揉了一把他的小脑袋:“没事,二郎可以替大嫂圆状元郎的梦。”

二郎闻言,双眼崩出激动的光芒,不过很快又耷拉下肩膀:“不行,考状元要花好多好多钱。”

“……”

少操点大人的心吧孩砸!

第272章 恶毒女配逃荒种田(23)(三更,求月票!)

过了两天,陈满仓领了个陌生人来家里。

“英雄兄弟,这位是给咱们送最后一批救济粮来的罗师爷,他说有点事找你。”

徐茵便请人屋里坐。

罗明良打量了一眼简陋却处处透着温馨的小木屋,捋了捋胡子笑着道:

“没想到小兄弟不仅有勇有谋,还如此懂得生活,是个会持家过日子的好儿郎啊!”

徐茵:“……”

这算褒还是贬?

“哈哈!罗某就开门见山了,是这样的,我们夫人听闻英雄兄弟尚未婚配,特遣我前来说和,夫人娘家侄女,年已及笄,兄弟若有意,近日即可遣媒婆上门说亲。夫人念你逃荒至此,彩礼等一应物品,她会帮你筹备。”

徐茵听傻了。

抠抠耳朵,是她理解的意思么?

县令夫人想把她娘家的侄女许配给她?

一旁的陈满仓禁不住替她高兴:“难怪今早上我上山,听到喜鹊喳喳叫,敢情是英雄兄弟有喜事临门啊!”

徐茵:“……”

柴山哪来的喜鹊!麻雀都被你们逮光了!

娘诶!她现在换回女装、撤掉【万能声优】还来得及吗?

“英雄兄弟?英雄兄弟?”

徐茵被生生叫回神,心里叹了口气,扯了个谎:“承蒙夫人瞧得起,但不瞒二位,我在家乡那边已经定亲了。”

“定亲了?”

罗师爷闻言觉得这事有点棘手,夫人托付他的事恐要办不成了。

“英雄兄弟的未来岳家莫非不是同兴府人?”

“是同兴府人。”

“那怎不见你们一道逃荒?还是说你岳家那边不曾遭灾?那理当把英雄兄弟接过去啊。”

徐茵:“……”

就知道撒一个谎得用无数个谎来圆,她脑袋快炸了。

“哥哥?家里来客人啦?”

二郎抱着他的宝贝——自制老黄历窜门回来了,看到有陌生人,牵着三妹乖乖站到徐茵身侧。

徐茵趁这间隙想了个由头,对罗师爷说:“当时城里城外乱作一团,之后又关了城门,我想方设法也未能与他们取得联系,只好先带着弟弟妹妹来东宣府寻个庇护。二郎、三妹幼小,身边离不了人,只能等我大哥年后从北关回来再去寻他们了。”

说完不等罗师爷开口,又补充了一句:“夫人的好意英雄心领了,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中长辈定下的亲事,英雄不能不遵,劳烦大人白跑这一趟了。”

说到这份上,罗师爷自知多说无益,寒暄了几句就拱手告辞。

离开前,他无意中看到二郎手里的老黄历,好奇地拿过去翻看。

这一看,着了迷。

得知是徐茵自己做的,就问她借走了。

二郎:“……”

回来——那是我的!!!

可那是师爷。

衙门里的人,在他看来全是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