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0(1 / 1)
这样,徐老头把俩孩子从老大家接回了七星大队。
别的倒是还好,就是俩孩子的学校又得转回大队小学了。
相比一个年级一个班的农机厂子弟学校,大队小学因上学的孩子少,六个年级总共才设两个班,一二三年级一个班,四五六年级一个班。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师资力量,肯定都不及子弟学校。
没想到徐兰还挺开心:“其实农机厂的子弟学校没什么好的,老师的普通话,还没我们许老师标准呢!也没我们许老师好看!”
徐涛也说:“子弟学校那帮职工子女,动不动斜着眼看人,瞧不起谁呢!吃的大米饭还是我爹娘他们种的呢!哼!”
“就是!我喜欢大队小学!”
“我也喜欢大队小学!噢——又能和狗蛋、铁牛他们玩咯!”
徐茵为此认真地和小妹聊了聊:“你真觉得大队小学好?不想去更好的学校念书?”
“更好的学校是哪个啊?子弟学校又不咋地。二姐你是不知道,教咱班语文的吴老师,说的不晓得是哪里的方言,听她上课跟猜谜似的。还没我们大队小学的许老师讲得好呢!许老师给我们班代过一堂课,讲的可好了,而且许老师长得好看,比大堂姐以前的那个对象还好看,比现在这个对象嘛,不知好看几倍……反正听许老师讲课,我可以一直不下课。”
徐茵好笑地点点小妹的额,小妮子都懂得欣赏男人了。
“话说,你们大队小学几个老师?”
“两个。许老师负责高年级班的语文、数学,王老师负责低年级班的语文、数学。”
“……”
真寒碜啊!
不过,既然小妹对回到大队小学读书不但不排斥,反而还挺高兴,就随她吧。反正高考恢复之前,上学就跟玩儿似的。
徐兰和徐涛分别回了各自的家,徐老大每个月领了工资,把两人的口粮钱送过来,这事儿就这么了了。
郭厂长媳妇听儿子说,徐老大的侄子侄女回家了,以后都不住他们家,脸色才好看了些,对儿子的婚事松了口,但还是有点瞧不起女方,嫌她家条件差,因此彩礼给的也不是太大方。
收到男方家发来的彩礼,邹彩芬很不高兴:
“自行车没票买不到,手表和缝纫机总该有吧?怎么就一只手表?别的两转都没了?堂堂厂长家,给的彩礼还没双职工家庭多,传出去也不怕人笑话!”
“娘,这手表老贵了!是他爹托他表姑从海城带来的。这边想买还买不到呢!”徐媛媛爱惜地抚着表盘说,“有手表也不错了,反正缝纫机给了我也不会用。”
“你不会用,不会留在家里给我用啊?我不是会吗?”邹彩芬眼一瞪,“再说了,彩礼给的隆不隆重,代表男方对女方看不看重。他家才给这么点,岂不是看轻了你?以后你在婆家日子能好过?”
徐媛媛却觉得,只要对象对她好,彩礼重不重无所谓啊。
“娘,您就别闹了,再闹,这门亲事又要不作数了。楼下的张丹,每次看到我,就拿王正国退亲的事嘲笑我,这要是再来一次,我还怎么见人啊!”
“你!”邹彩芬被女儿气得倒仰,“我是为了谁啊!”
“您要是真心为我,就别卡彩礼的事,顺顺当当走完流程行不行?算我求您了娘!”
徐媛媛捂着脸哭起来。
“……”
邹彩芬气得胸口堵得慌,半晌摆摆手:“行了行了,我一口咬死要三转一响,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你。既然你自己不想要,那就随你,以后别后悔就成!”
徐媛媛觉得怎么可能后悔呢。
郭志军既是厂长儿子,也是厂里的正式工,还答应给她弄个正式工名额。以后他俩组建的小家庭就是双职工家庭,说出去羡慕死多少人呢。
厂长媳妇听说女方对彩礼没意见,心里冷哼:她就说吧,一只手表就能搞定。若非儿子坚持,她连手表都不想给,稍微给点钱就好了。泥腿子出身的人家,也配要三转一响当彩礼?简直狮子大开口!
既然没意见,那就继续往下走流程。
早点嫁过来也好,早点怀上,给郭家生个大胖孙子。至于儿子说的弄个正式工名额,等生完孩子再说吧。
第400章 七零年代搅家精(32)
“这么说?八月初一就能喝大堂姐的喜酒了?”
这天,徐兰放学回家,听陈惠兰在说徐媛媛的婚期,高兴地蹦起来,“能吃喜酒咯!能吃喜酒咯!”
徐茵:家里饿着你了?吃顿喜酒这么开心。
转头,见爹妈竟然也是同样的神色,甚至还盘算起大侄女结婚那天,老大家会上哪几道硬菜。
“头汤肯定有!到时候舀几个肉圆带回来。”
“鸡鸭鱼应该也会有,老大媳妇好面子,家里抠抠搜搜的,外人面前喜欢充大方。全鸡全鸭肯定会上一道,鱼寓意好,办喜酒不能少。咱多带两个碗,装些肉回来。”
“就是不晓得老大会把酒席摆在哪里,要是回来办就好了,咱们拿个大篮子多带几个碗过去,吃之前先把菜装好。”
“吃之前装?那会不会被人说?”
“你还想吃完再装?那还有剩的吗?吃空屁吧!”
“也对!那就吃之前装。到时候你打掩护,我和兰兰负责装。”
徐茵额头三道黑线:“……”
你们认真的?
扶额。
这一家子,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爹,娘,咱家现在不缺吃的,你们何必这样。到时候被人看到,影响多不好?”
“哎呀没事的,大家都这样。”
“……”
“徐茵!徐茵在家不?”
就在这时,大队部的会计找上门,打断了一家四口(删掉,三口)的喜宴抢肉菜计划。
“我在家呢赵会计,您有什么事?”
“我就顺路给你捎个口信,明儿吃过午饭,你跟着支书一块儿去公社大会堂,参加今年的五一劳模表彰大会,衣服穿的尽量新一点。”
原来是这事。
徐茵事先听支书提过一嘴,便应道:“我知道了,谢谢您。”
“客气啥,顺便的事。”赵会计传完口信,赶回家做饭去了。
徐老三高兴地摸出宝贝酒瓶:“闺女要被表彰了,今晚必须喝一盅!”
陈惠兰白了他一眼:“你是自己馋了吧?”
“嘿嘿!”
“二姐,你有新一点的衣裳吗?”徐兰跟着徐茵回到房里,“要不,我去帮你借一件?我们王老师的对象有件小碎花的衬衫,可漂亮了。”
徐茵抽抽嘴角:“你连这个都知道?”
你是在读书吗?
徐兰得意地昂着小下巴说:“当然!我可是我们学校的包打听。”
“……”
“二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