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7(1 / 1)

加入书签

照水平不错,留个名片给我,以后说不定有业务找你。”

“哈?”

徐茵问他讨了张名片就离开了。

留下狗仔无风凌乱。

……

冯翠琴见女儿来了,心定不少。

“你爸被护士推去术前检查了,然后直接去麻醉,早上第一台手术。”

说完,她双掌合一,双目紧闭,嘴里小声念叨着:“菩萨保佑、列祖列宗保佑……”

徐茵:“……”【旺运化灾】技能保佑!

“妈你吃过早饭了吗?”

“吃过了。”

其实没吃多少。

徐茵看得出来徐妈很紧张,紧张到脸色煞白、额头冒汗、双手冰凉,赶紧拉她在手术室外的长椅上坐了下来。

打开背包,拿出保温壶,给徐母倒一碗银耳枸杞莲子羹。

“妈你手很凉,喝点热乎的暖一暖。”

冯翠琴喝了两口甜丝丝、粉糯糯的莲子羹,才觉得身体舒服不少。

刚才有一刹那,她以为自己要晕过去了。

“妈,你知道我这些天在家干什么吗?我呀,把咱家两座山头之间的小山谷清理了一遍,建了座鸡舍,回头抓几只鸡崽,养在竹林山谷间,吃不完还能卖……”

徐茵找了个话题,让徐妈渐渐安下心来,不再那么紧张。

“鸡?村子里家家户户不都有?谁会买啊?至于城里,菜场、超市里到处都是鸡肉,卖不出价钱的。”

徐妈的反应跟徐爷爷一模一样。

倒是一旁经过的小护士,听到母女俩的对话,停下来饶富兴致地接了句:

“竹林鸡?不喂饲料、不打激素的那种?我要我要!哎呀我手机在储物柜……等等啊,我去拿个便签,你留个电话给我,到时候问你买。”

徐茵和徐妈面面相觑:“……”

鸡崽都没抓来呢,成鸡就定出去了一只?这叫不好卖?

不光如此,随着小护士跑去护士站拿便签,顺便给徐茵的竹林鸡打了一波广告,竟然好多人涌过来找徐茵要电话。

其中有几个还是与她们母女俩一样,候在手术室外等结果的病患家属。

徐茵哭笑不得:“我只是刚有这个想法,还没开始养呢!鸡崽都还没抓……”

“鸡崽我有路子。”有个病患家属热情地说,“我二舅爷的大侄子的儿子,就是在城北养鸡场工作的,鸡崽他们养鸡场多的是。你要的话,我让他给你送来,要多少只都行!”

养鸡场的鸡崽?

不不不!

她拒绝。

徐茵忙摆手:“谢谢阿姨,不过我已经联系好了。”

大不了去买一台电动孵蛋箱,然后问村里人家买些种蛋,自己孵。

“那到时候养大了给我打电话,我肯定买!竹林里养出来的跑山鸡,味道肯定好!喏,这是我儿子的手机号。”

热情的阿姨,见帮不上鸡崽的忙,就抄了一串手机号给徐茵。

其他人见状:嘿呀!你自己明明就有手机,给的怎么是你儿子的号?莫非醉翁之意不在酒?

稍一琢磨就明白了,一个比一个热情:

“小徐是吧?我定两只!这是我侄子的电话。”谁让她家只有闺女没儿子。

“我也定两只,回去后问问我娘家姐妹、婆家妯娌,说不定还会再加单。小徐你的号码我记下了,这是我外甥的手机号……”

“……”

冯翠琴有些懵:这架势,咋那么像相亲现场?

还没走远的小护士看到这场景,抿着嘴直乐。

要是知道冯翠琴的心理活动,大概会来一句:您的直觉没错,她们看上您家这颗水嫩嫩的小白菜了。

第427章 假千金退圈种田(10)

这时,3号手术室门的打开了,里头的护士探出头喊:“方志辉家属?方志辉家属?”

喊了半天,塞外甥手机号给徐茵的阿姨才反应过来:“诶诶诶!我是我是!我是方志辉家属!我老公怎么样?”

合着才反应过来——她老公搁手术室里躺着呢!

护士抽抽嘴角:“没什么,手术顺利,马上就会推去病房。和你说一声,免得你一直在这里等。”

冯翠琴这时候才想起:她貌似也把手术室里的老公给忘了……

好在手术十分顺利。

从推进手术室到推回病房,前后不过两个钟头,这还包括打麻醉的时间。

可见这个手术,对海城来的主任级专家,毫无难度可言。

徐卫国因麻醉药效还未醒,他的主治医生专程过来了一趟:

“王主任说,徐卫国的病情,是他接触过的所有早期病例里状态最好的。目前没有任何扩散迹象,精准切除术非常成功。术后定期复查、按时化疗,基本上不会再有问题。”

这话大大宽了冯翠琴的心。

“谢谢医生!谢谢医生!”

朴实的农村妇人喜极而泣,手足无措地不知该如何表达谢意。

“哈哈哈!不用谢!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跟着王主任观摩学习,也是我的荣幸!真想谢我,等你家的竹林鸡出笼,卖我一只!”

“……”冯翠琴失笑道,“别说卖,送您都是应该的!”

“那不行!”主治医生笑着摆摆手,“能买到正宗的生态竹林鸡,我就已经赚了。”

这么想的可不止他一个。

其他楼层的住院医生、值班护士,趁午休时,特地从楼上、楼下跑来打听:

“听说你们这层有个病人家里养生态竹林鸡的?”

“……”

徐茵怎么都没料到,自家的竹林鸡,第一批客户竟然是徐爸的病友、医生和护士……

关键是——鸡还没着落……

徐卫国术后说是还要住院二十来天,冯翠琴就让女儿先回家。

“医院里陪夜我一个人够了,你先回去。既然打算养鸡,那就早点抓鸡崽养起来。你找村里那些养鸡的人家,买一批两三个月大的小鸡,再买一批种蛋让母鸡抱窝。这样到过年就有一批能吃的鸡,后续也有鸡陆续出笼……”

徐茵一一应下来,然后带着厚厚一沓写有手机号和名字的便签纸,回家了。

途中绕了趟电器商行,买了一台全自动控温孵蛋箱回去。

让自家母鸡抱窝,这得抱到什么时候去?

再说了,不是母鸡生的蛋,它愿不愿意抱窝还是个问题。

竹林鸡又不是只养一年,明年、后年、大后年……年年要养,还是买台自动孵蛋箱更方便。

她把孵蛋箱绑在机车后座载回了家。

徐爷爷看到她回来,先问儿子的手术情况。

听说非常成功,操刀的主任专家还说按期复查、化疗,不会再恶化,老爷子眉头舒展开来:“这就好!这就好!”

之后说到小鸡的事,老爷子阿莎力地一挥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