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1(1 / 1)

加入书签

那什么农家乐,开起小饭馆,都是赚游客生意的。村长叔见咱家这么搞,还以为也想接游客。”

徐茵摇摇头:“这个以后再说吧!做游客生意其实挺累的。”

“也对!你爸身体还没康复,别为这个累着了。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冯翠琴如今对生活的盼头大着呢,女儿这么能干,说养鸡就养鸡、说种药材就种药材,就好像没有她不会的事。

甚至还给家里两个大老爷们,弄来一份新式竹编法的册子,照着这个图册编出来的竹器,美得就像艺术品。

“我呀,现在很知足了。你回家了,你爸的病也治好了,两桩心事都解了。等明年,争取把欠你堂哥的钱还了,就真的没有任何遗憾了。”

话音刚落,冯翠琴手里的锄头,哐啷一声好似砸到了石壁。

“哎呀,有水流出来了。”

徐茵凑近一看:“没事的妈,应该是地下水。这里冒出地下水反而是好事,省的我从别处引水了……”

咦,不对!

她的手碰到从地表渗出来的水,竟然是热乎的。

这……莫非是温泉?

“妈,给我锄头,我再挖开一点看看。”

她接过冯翠琴递来的锄头,撬住土壤底下凸起的一处石壁,没怎么费劲地一凿,就见冒着热气的一股小水柱,破壁而出,仿佛一股小喷泉,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的七彩光晕,随后落回地表,顺着坡度汩汩流淌。

“真的是温泉!”徐茵兴奋极了。

“温泉?”

“对!温泉!竹林温泉!”

冯翠琴上前试试手温,发现真的是温热的,难怪叫温泉。

“可这温泉有啥用啊?”

“……”

徐茵一边解答徐妈的疑惑,一边在温泉出水口的下方挖了个小池子蓄水。

等有时间来扩建成温汤池,到冬天就有温泉泡了。

听女儿细数了一遍温泉的功效,冯翠琴高兴地说:“那让你爸来泡泡,身体是不是康复得更快?”

“可以是可以,但别泡太久。”

“那当然!这温泉用途这么大,听着比油还珍贵,必须省着点用才行!”

徐茵:“……”

这跟我说的好像不是同一个意思。

得知自家竹林挖出了罕见的温泉,徐爷爷和徐爸特别兴奋,当天就收拾换洗衣服,上山体验温泉去了。

温泉池子还没砌好,所以自带了个竹制的浴桶上去,等于把温泉水引到竹浴桶里,享受温泉坐浴。

“爹,你泡好了吗?”

徐卫国慢悠悠地沿着石径转了一圈回来,发现老爷子还坐在浴桶里,忍不住催道:

“太阳都快落山了,一会儿蚊子该出来了。”

“茵茵种了很多驱蚊草,没见现在山上没那么多蚊子了。”

“……”

我是在跟您讨论蚊子多少吗?我是让您老人家可以起来了,该换我泡了!

第431章 假千金退圈种田(14)

“爹啊,您别泡那么久,茵茵不是说了吗,泡太久对身体不好。”

“我没泡太久啊。”老爷子反驳道,“刚起来走动过了,这是第二桶水。”

徐卫国:“……”

您这都泡第二桶了?居然还不肯让给您儿子?

“行了行了,换你来泡吧!真啰嗦!”老爷子咕哝着,慢悠悠地从浴桶里跨了出来。

一脸欣慰:“还是孙女对我好啊!给我带了壶茶水,浴桶里还给我放了把小凳子,边喝茶边坐着泡真舒坦!明天我还来!”

“……”

爷俩对温泉的热衷,约莫持续了半个月。

半个月之后,就没那么想泡温泉了。

一来进入盛夏,天太热了,再泡温泉,跟蒸桑拿似的,这不热上加热么。

其次,徐爷爷编的第一只精品花篮,被一个ID名为“竹子精老方”的北方买家拍下了,卖了288元。

这还是新店开张促销价。

听孙女说,往后这款花篮,卖个三五百不成问题。

要知道,这只花篮他编了约莫七八天,还是停停编编,效率不是很高。专心编的话,差不多五天就能搞定一只。

何况如今他学会了新式编法,能用青色的竹篾皮编出熊猫吃竹叶、鸳鸯戏水、锦鲤戏莲花等图案,价格还能往上提一提。

这意味着啥?他一个月光编花篮就能赚上毛三千。

这可是以往小半年的进项啊!

那还等什么呀!

老爷子顿时像打了鸡血,突然对竹编生出了年轻时都不曾有过的狂热。

徐爸一看:他爹一个老头子都奋起了,自己可是家里的顶梁柱,怎么能磨洋工呢?

于是,爷俩像比赛似的,你编花篮、我编花瓶,你编笸箩、我编鱼篓……总之争分夺秒编竹器。

泡温泉?太费时间了,不去!

温泉要是有人的思想,大概会鄙视他们爷俩一把:喜欢我时,争先恐后抢着泡;不喜欢了就抛脑后。呵!男人!

徐茵抽空把徐爷爷和徐爸陆续编出来的竹器,一件一件上传发布。

除了竹篾编品,她还选了几段表面无任何瑕疵的粗竹节,做了一批笔筒和竹扇出来。

笔筒表面刻了一些简单的图案,有竹叶、兰草之类的花卉,也有“坚持”、“拼搏”、“天道酬勤”之类激励人奋进的词。

打磨得十分光滑,她自己都爱不释手地挑了两个摆在房间书桌上。

一只笔筒十五元包邮,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竹扇相对贵一点,视图案复杂程度,定价在三十五至五十元一把。

因为做工比笔筒复杂许多,而且还展示了一把她的老本行——绘画,泼墨山水画、挥扇仕女图等等,扇尾还缀了一条编得很精美的流苏。

打理好竹器店,徐茵登录土特产店看了眼,免得再发生第一次那样——几天不登录、差点错过订单的情况。

果然,又有新订单了。

哟,还好几笔呢!

仔细一看,收货地址竟然都在燕京。

莫非是第一次光顾本店的买家介绍的?

不得不说,她真相了!

陆悠二十来天前收到“竹乡人家”寄来的包裹,笋干、笋干菜她一开始没吃,先用竹荪煲了个鸡汤,发现鲜美无比,的的确确是野生竹荪不会错!

发现卖家还贴心地送了一份鸡枞菌。

这个菌在她居住的城市也有,但卖得很贵。

她买过一次,感觉不太正宗,吃起来跟茶树菇差不多,因此兴趣不大。

不过既然是免费送的,她就顺手煲了个排骨汤。

没想到这一喝,喝上了瘾。

艾玛!太鲜了!

不愧是有“鸡肉菇”美称的鸡枞菌,普普通通一道养殖冷冻排骨的清汤,愣是被她炖出了生态黑猪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