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3(1 / 1)

加入书签

舀了一勺到白瓷碟子里,红亮油汪的鸡枞油,看着让人味蕾大动、食欲大增。

以防买家不信,配图里除了鸡枞油,还配了几张早晨在竹林里采鸡枞菌时的照片。

清晨现采的野生鸡枞菌熬的鸡枞油,如假包换!

商品上传以后,她告诉陆悠可以拍了。

打算等陆悠拍完,她就设置成下架。

家里没有全新的玻璃罐可以打包,她自己的系统仓库,找遍了也只剩两个500g容量带瓶盖的全新玻璃罐,其余的要么没瓶盖,要么比500g容量大或小。

于是她在网上选购了一款,顺便买了能给玻璃瓶盖密封的塑料薄膜和工具。

等订购的玻璃罐一到,再给鸡枞油上架。

没想到下了个玻璃罐单子的时间,等她再回到后台,发现除了陆悠,还有别的买家也拍下了鸡枞油,还一拍拍了五件。

徐茵:“……”

动作这么快的吗?

早知她就把库存数量改成1了。

想了想,给这个买家发了条消息:

[你好,本店的鸡枞油确确实实是今天早晨上山采回来的野生鸡枞菌熬的,但因为本店新开张,没有做足准备,包装鸡枞油的玻璃罐规格不统一,如图的500g装小玻璃罐,发不出五瓶的货,最多只能发一瓶。您若介意,请取消订单。]

刚刚拍下鸡枞油的丁涛,正跟boss的经纪人显摆:

“以我纵观各个牌子鸡枞油的经验,这家店卖的鸡枞油,绝对地道!超哥,不信等货到了以后用你那毒舌品尝一下,不好吃不要钱!不好吃以后我再也不随便给boss推荐了!”

“滚!皮痒了是不是?敢打趣你超哥了?”

“哈哈哈!不敢不敢!”

笑闹了一通,丁涛忽然想起:“哎呀!我忘记给买家留言,让他尽快发货了。我提醒他一句,免得发货迟了,傅哥入组前还没收到……诶?卖家给我留言了?啊啊啊?”

第433章 假千金退圈种田(16)(三更,给出尘不染心的加更~)

看完徐茵的留言,丁涛简直傻眼了:

“这莫非是家私人小作坊?卖个鸡枞油居然都没有统一规格的包装?这也太拉胯了吧!小作坊以傅哥的洁癖肯定会嫌弃的吧?那还要不要啊?可我瞧着这鸡枞油真的很好吃很下饭的样子……”

最后,他取消了五件订单,改而拍了一件。

实在是被图片上的鸡枞油勾起了馋虫,不买来尝一口不死心!

至于boss要的鸡枞油,就给他找家规模比较大、粉丝比较多、光客服就有五个的大V店下单吧。

自己的衣食父母,品质必须得保证。

徐茵见对方撤销后拍了一件,想着大概是真的很喜欢鸡枞油,就没再拒绝,确认了这笔订单后,给他寄出了一瓶。

为表歉意,还特地送了他一小包消暑解腻的野山茶。

把当天要发的货,如数送到镇上快递站,徐茵就没再管网店了,她和了点水泥,打算给砌好的温泉池子嵌上鹅卵石。

发现温泉以后,她就在考虑,要不要接待游客?

可一想到开放以后,山上乱糟糟的不好管理,而且小小的温汤池一次也接待不了那么多人啊。

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开一家名为“竹林温汤”的民宿,一次只接一笔订单。

这样既不会显得乱糟糟,又能有一笔收入。

这笔收入,以后就作为温泉池的修建、养护费了。

于是,徐茵决定在原来的基础上,加盖一栋功能比较齐全的客居竹屋。

这么一来就有两栋竹屋了:一栋供自家人上山干活时歇脚休息,一栋供游客住宿。

两间竹屋的屋顶都铺上太阳能板,这样竹屋里就能安排上太阳能电器。

青绿色的竹墙,搭配铺着太阳能板的青银色屋顶,给人的感觉竟然也很和谐。

竹屋之间,隔了一丛浓密的竹子,还拦了一道篱笆,且各有各的出入口。

每栋竹屋各带一个鹅卵石铺出竹子图案的温泉池。

引流的也是就地取材的竹子,打通竹节后,隐蔽地铺在草丛里,通入竹屋内。

住在这里,洗漱用的是温泉水,喝的是清泉水,长住此地,会延年益寿吧?徐茵美滋滋地想着。

人忙起来就容易忘事。

徐茵一头扎进温泉池和竹屋,想着怎么把它们建得美观又实用。

她的选择性强迫症又犯了,不希望入住民宿的客人,觉得哪儿不满意然后给个差评,那比“场景模拟”给出个D+还难受。

毕竟场景模拟可以凭她自己的努力修正到S,可客人给的评分,怎么修正啊?

于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此外,她还想用竹子搭一个带竹帘遮雨棚的品茶平台,桌椅、茶盘、茶具,都是竹子做的。

冬天晒着暖阳品茶,夏天隔着雨幕品茶,都是不错的体验。

要不是徐妈上山喊“茵茵,你有包裹到村口了,快递员要看你身份证”,她都忘了前几天下单了一波器材、配件。

要看身份证?那多半是针式打印机到了。

“妈,我这就来!”

下山后,回家取了身份证,推上家里的板车,到村口拿快递。

冯翠琴担心她一个人拿不了,跟了一块儿去。

取了快递回家,冯翠琴忍不住问女儿:“茵茵,你买油漆干什么?”

别的东西就不说了,都是寄快递用得到的,可这油漆干什么用?

“妈,这不是普通油漆,是防水防锈防腐的环保油漆。爸爸和爷爷编的竹器,想要卖出好价钱,得上一道保护漆才行。上了漆不仅油亮好看,时间长了也不会开裂。”

徐茵推着板车边走边说:

“还有山上的竹屋也要上漆,否则时间久了容易发霉。”

冯翠琴若有所思:“这倒是,后院的竹门是不是就是因为没上漆才老发霉?”

“对!雨季里一直淋着雨,迟迟不干,之后空气又比较潮湿,就容易发霉。回头我重新做一扇竹门,上道漆就好了。”

“做门哪用你,你爸会做的。他现在身体好很多了,医生说适当地动动反而对身体有帮助,别太累就行。上漆怎么上?你教我,我来上。”

徐茵见她妈确实想学,到家就教她怎么刷油漆。

学会以后,冯翠琴就把家里需要上漆的竹门、竹器包圆了。

徐茵发现徐妈性子虽属于风风火火、比较刚烈的那种,但做事很细心谨慎且极有耐性。

一只小鱼篓,她整整花了三个钟头才上完漆。

徐茵朝她竖大拇指:“妈,你可以出师了!”

“哈哈哈哈!”冯翠琴舒心地笑起来。

女儿这句话,像定心针一样让她彻底松了口气。

上漆过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