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6(1 / 1)

加入书签

广告。

甭管有用没用,徐茵都很感谢她们的帮助,给她们寄货时,每个包裹都放了个自制的竹笔筒进去。

没成想,因为这个笔筒,让她掉马了……

[老板!老板!就说这家店是不是也是你家开的?]

数天后,陆悠疯狂地cue徐茵。

她收到笔筒后,觉得原汁原味的竹笔筒大方美观又实用,尤其是笔筒表面那半雕半绘的图案,好应景啊。

想着暑假过后,她表哥家的双胞胎要上小学了,正好想不出送他们啥,干脆每人一个笔筒吧,祝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于是她点开淘买买自带的扫描功能,对着笔筒扫了一下。

结果跳出来的竹笔筒图片,一模一样的就只有一家——“乡野青竹”。

陆悠点进去浏览,发现这家店的装潢风格,以及背景图、主题图怎么那么眼熟啊。

仔细一回想,咦!这不就是“竹乡人家土特产店”的页面吗?无非就是店铺名称和上传的商品不同而已。

就连发布的商品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联——竹、笋、竹荪……这真的不是同一家吗?

“……”

她似乎窥破了某个了不得的秘密!

激动之余,就给徐茵喊话了。

徐茵还不知道自己马甲掉了。

她趁这几天天气好,和徐妈一起,上山给竹屋上了一道环保漆。

等竹屋通风晾干的间隙,把品茶平台也给搭建好、上好漆。

“真不错!”冯翠琴看到成品,由衷夸道,“你爷爷见了,肯定喜欢。没准以后,这里就成他编竹篾的大本营了。”

“那也不错。”徐茵笑着道,“这里安静,还能听见鸟鸣声。在这样的环境里干活,再舒服没有了。”

“可不是嘛,你盖的竹屋太漂亮了!搭上这么个平台,让人都想把家搬上山了。”

“冬天时,可以来这里住几天,泡泡温泉。”

“这么一想,我都盼着冬天早点到来了……”

冯翠琴和女儿聊着聊着,不知何故,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茵茵啊,你有没有怪过我和你爸?我们当父母的,没尽到父母的责任,相反却要害你这么辛苦。自打你回家以后,这个家一天比一天好,可是你太辛苦了,奔来跑去、忙这忙那的,一天都没闲下来过,妈看了心疼……”

说到后面,冯翠琴难以自已地掩面哭了起来。

徐茵放下手上的工具,擦干净手,给她倒了一杯凉茶,安慰道:

“妈,我不觉得苦。相反,我很喜欢。我喜欢咱家,喜欢屋后这片竹林,以前我想拥有一片自己的山头种种东西都没机会呢。再说,我要是觉得苦,大可以不干这些,就是因为喜欢呀!”

自由自在种种田,就能苟过炮灰命运,她有什么道理不喜欢?

第436章 假千金退圈种田(19)

许是说开了,打这之后,母女俩的感情更融洽了。

不像之前,尽管也很融洽,可冯翠琴总觉得亏欠了这个女儿,做什么都会下意识地先去看徐茵脸色,担心她生气、失望,在这个家住得不开心,从而想着回养父母家。

如今她放心了,女儿不会离开,她喜欢这个家,不会因为它穷就嫌弃它。

何况,冯翠琴相信:一如女儿说的,这个家穷也只是穷眼下这段时间,迟早会好起来的!

所以她现在干什么都特别有劲,脸上带着松快的笑,瞧着人都年轻了几岁。

村里妇人看到她的状态,以为是徐卫国的病彻底治好了,否则怎么会这么高兴?

别说,徐卫国的身体还真就康复了。

最近一次复查,各项指标,与正常人一般无二,这令他的主治医生觉得万分惊讶:

“你这恢复速度可以啊!王主任知道后,没准会写进他的论文。是服用了什么东西的吗?有没有吃灵芝孢子粉之类的滋补品?”

“没有。”徐卫国摇摇头。

忽地,他想起女儿给他喝的那瓶药酒。

可是说出来医生会不会生气啊?

出院前,医生可是再三强调,不许饮酒,否则前功尽弃。

要不是女儿坚持说这是药酒,每天适当喝一点点,能调理身体,他肯定熬得牢牢的不敢去喝。

比起心爱的酒,那肯定是小命更要紧不是?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是药酒,喝起来一点药味都没有,比他以前喝过的烧酒、黄酒、啤酒……无论哪个酒都美味。

每天一盅下肚,身体舒坦得仿佛泡在温度适宜的温泉池子里……

“医生,我现在能喝酒了吗?”徐卫国试探地问。

“当然不能!”主治医生一边看报告一边顺嘴说道,“别看你恢复得很好,但毕竟术后才这么点时间……正常人嘛,酒这个东西,能不喝也尽量别喝,喝酒伤肝嘛,何况你动完手术没多久,你说是吧?”

“是是是!”

于是,徐卫国忍着没说。

医生都说康复了都最好别喝酒,何况之前没康复。

酒这个东西,能治病,说出去谁信?

以至于主治医生以为是个奇迹——早期肝癌术后康复不到两个月,就恢复得跟常人无异了……不!个别肝肾指标比正常人还要健康!

他激动地把徐卫国的化验单、检查报告统统整理好装订起来,打算好好研究研究,说不定其中有什么规律可循。

只要找出这个规律,他相信,以后早期肝癌就跟普通病症一样,不再让人闻之色变了!

载徐爸来医院复查,中途出去接了趟电话的徐茵:“……”

眼神询问她爸:方医生怎么了?这么亢奋?

徐爸:“……”

多半是你给我喝的药酒,治好了我的肝,刺激到他了。

得亏我忍着没说,否则刺激怕是更大!

……

得知自己的身体康复,什么药都不用开,回家路上,徐卫国兴奋得不行。

“回去我就跟你爷爷比赛,看谁编得又好又快。你爷爷一个小老头一个月都能挣三千,就不信你爸我挣不了六千……”

徐茵驾驶着机车,马达声加之呼呼从耳畔刮过的风声,有点没听清:“爸,你说啥?”

徐爸坐在后面吼了一声:“我说我高兴!回去跟你爷爷比赛!”

徐茵:“……”

听到了听到了!耳膜都要震坏了。

到家后,徐爸还真如他说的,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竹编事业。

两个大老爷们可忙了,不仅比赛谁编的竹器精美,还比谁的竹器挂到网店后卖得快。

冯翠琴和徐茵母女俩也没闲着:

一个忙完家务去山谷给鸡舍打扫卫生,之后扫扫竹屋、山道的落叶,回家做做饭;

一个负责网店,有买家下单就打包去镇上寄出,回来去套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