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0(1 / 1)

加入书签

产竹子,你不会是在竹林里套种吧?”

“对!”徐茵没否认,“您别看是套种,追肥追得勤,品相不比专业大棚种出来的差。”

对方认同道:“这倒是,主要还是看打理的精不精心。那我明天过去看看吧!”

双方留了联系方式。

对方姓郭,是个药材中间商,在温普县算是规模比较大的,另外还有一家和他不相上下,那就是之前给徐茵报了个一口价的付氏。

这两家从干这一行起,就没停止过竞争,门店都开在同一条街,还是斜对角。

次日晌午,见郭老板开着他的奔驰离开,付老板问店员:“最近有哪家药材种植大户到收获期了?”

店员翻了翻备忘录:“没有啊!”

付老板摩挲着下巴寻思:那姓郭的大早上出去是干嘛?

郭老板开着车来到青竹村,停好车,找到徐茵说的蔷薇篱笆石板路,沿着这条路走到尽头,就是徐家。

“您好。”看到屋檐下坐着编竹篾的徐爷爷,郭老板笑呵呵地扬声打招呼,“这是徐老板家吧?”

“哦对!你是来看药材的郭老板吧?”

事先听孙女提过一嘴的徐爷爷,见生意上门,赶紧请人进来坐,扭头喊正在后院给菜地浇水的孙女:“茵茵,郭老板来了!”

徐茵放下水壶,擦干净手出来:“郭老板来了?那咱们这就上山看金线莲去?”

郭老板见她这么年轻,失笑道:“你的年纪跟我女儿差不多,就已经创业了?能干!真能干!”

徐茵没有多做解释,寒暄了几句,等郭老板喝了一杯茶,就领着他上山了。

一路和他介绍自家竹林套种的三味药材。

得知除了金线莲还有黄精和三叶青,郭老板连忙说:“下回黄精和三叶青成熟了,你给我打电话。黄精市场现在正供不应求呢!三叶青的价格更是年年涨。你这三种药材挑得好!”

徐茵笑而不语。

倒也没有刻意挑,而是竹林套种的药材,数这三种最合适。

上了山,先到金线莲区。

只一眼,郭老板就拍板:“420一口价,我全收了!”

徐茵诧异地看他一眼:“您不再看看?”

“不用看了!我这双眼睛,看过的金线莲,没有上千批,也有七八百了。你这批金线莲,绝对评得上特级。但420一公斤是我能给的最高价了。你可以去市面上打听,今年金线莲的收购价,最高没超过400,能上350的都不多。”

生怕徐茵不信,他还拿出手机,给她看朋友圈里几天前他去药材种植基地看货拍的视频,视频里基地负责人在和他讨价还价,最终成交单价定在360。

徐茵笑着说:“行!我相信郭老板!”

“对嘛!为了长期生意,我也不可能骗你啊!”

郭老板见订单谈成,当即就付了一笔定金。

这么好品相的金线莲,可不能被其他人,尤其是姓付的截胡。

送走郭老板,徐茵把定金转给徐妈。

她给家里人都配了个基础版手机,一来找人方便,万一在山上或是哪里,吼一嗓子也不听见啊;其次方便发工资,总不能每次都给现金不是?

“妈,这是金线莲的定金。”

“哦哦。”冯翠琴起初没在意,想着定金嘛,千儿八百的就算多了。

没成想,等她闲下来看了眼短信……手一抖,差点把手机摔了。

第451章 假千金退圈种田(34)(六更,求月票!)

“茵、茵茵啊!这是定金?不是全款?”

一、二、三……整整五个零呢!光定金就给了二十万?

徐妈震惊了。

“全款我估摸着能上六十万吧。”徐茵说。

平均亩产算它两百公斤的话,就有六七十万毛利了。何况她觉得自家的亩产应该不止两百公斤。

“哐啷……”

徐妈踢翻了脚边的钢筋锅,幸好锅是空的。

“怎么了怎么了?”

徐爸陪傅寒瑾去了趟村委,刚回到家,进来喝水,见到这阵仗,吓了一跳。

徐妈蠕动着嘴唇,激动得说出不话。

徐茵安抚地拍拍她妈的手说:“妈,您别这样,这才哪到哪啊!您忘了,咱还有十亩黄精、十亩三叶青呢!”

“那……那啥,那两种也这么值钱?”

“差不多吧!”

黄精的收购单价虽然没有金线莲高,但亩产高啊!

三叶青的亩产倒是和金线莲差不多,但每公斤能卖到五六百。

“到底什么事啊?”徐爸听得一头雾水。

徐妈就跟他说,今天有个药材收购商来家里看金线莲,这还没到收割期,就都预定了,光定金就给了二十万。

“多少?”徐爸吃惊得嗓门飙高了八度,“二、二十万?还只是定金?”

徐妈见他这么吃惊,激动的心情反而平静下来了,噗嗤笑道:“茵茵说,等全部回款,光金线莲就能有六十来万毛利。三叶青和黄精的收成和金线莲差不多。”

“……”

这天中午吃饭,傅寒瑾见徐爸魂不守舍的,好几次夹菜夹到外面了都没发现。

吃过饭,他跟着徐茵来到后院:“你爸他怎么了?”

徐茵憋不住笑了:“八成是惊喜过大,还没消化。”

傅寒瑾上午不在,但不妨碍回来后听徐爷爷说了。

可就算收购商看完货当即下单把她家的金线莲包圆了,也不至于惊喜成这样吧?

“咳,我爸妈这辈子没见过什么大钱,三千来斤金线莲,能卖六七十万,就把他们给惊着了。”

徐茵说完,伸了个懒腰,缓步朝山上走。

他午睡前要消食,她陪他走一段,然后去看看山谷里的鸡。

今儿上午陪郭老板看货,都没时间来这片山头转转。

每天不巡上两遍山,都有点不习惯。

傅寒瑾走在她身侧,随手摘了朵野花,捻在指尖轻悠悠地转着,问道:“你想不想扩大药材的种植规模?”

徐茵认真思考后说:“以前家里经济拮据,我爸开刀的手术费、住院费,还是问我堂哥借的,所以我才想着弄点什么营生。如今你也看到了,竹林套种药材,一年下来收成还算可观。两家网店的生意虽谈不上红火,但过日子尽够了,顺便还能带动村里人一块儿编竹篾、赚外快。生活足够了!钱嘛,永远都是赚不完的。”

顿了顿,笑着又说:“何况,咱家就包了这两座山头,再扩又能扩到哪儿去。”

傅寒瑾闻言,眸底若有所思。

“到了。”徐茵站在温泉竹屋外的路口,朝他挥挥手,“你去午睡吧,我去山谷看看我的鸡。”

说完,脚步轻快地沿着山道继续往上走,拐了个弯,就被苍翠的竹林挡住了身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