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0(1 / 1)

加入书签

落收拾干净,这期间,徐茵就坐在庄头家喝茶。

农历五月的正午,骄阳似火,赏荷太晒了,打算等傍晚再出去转转。

庄头让婆娘送来几道庄子里的时令吃食,除了先前让徐奎带去茶山的菱角,莲蓬头也有几个可以摘来吃了。

徐茵剥着鲜甜脆嫩的莲子,与庄头夫人聊天:

“庄子上都好吧?”

“托姑娘的福,好着咧!今年有十亩稻田养了稻花鱼,一开始还担心养不活,没想到照着姑娘的法子养,不仅稻花鱼生龙活虎,稻子抽穗也比其他田里的早,离收割还有个把月,谷粒已经鼓起来了,我当家的说,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庄头夫人是个很健谈的人,一开始还有些拘谨,见徐茵为人温和,听她絮絮叨叨说着稻子的长势,也没有丝毫不耐烦,就渐渐放开了,竹筒倒豆子似的有什么说什么、知道什么说什么。

徐茵乐于和不同工种的人交流,总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自己知识上的盲区。

况且,这可是徐家的产业,多了解点有什么不好?

徐茵剥着莲子、喝着茶,听得津津有味。

直到紫鸢进来说:“姑娘,饭菜都备好了,姑娘是在这里用,还是回主院?”

“就在这里吃点吧,省的端来端去。”

“哎。”

紫鸢和红茜两人就把食盒提了进来。

徐茵一看菜色,笑了:“稻花鱼做的吧?”

紫鸢笑着道:“庄头特地去稻田里挑了几条大的回来,说这鱼是姑娘想出来的,合该姑娘第一个吃。”

随行厨子做了个稻花鱼二吃,一道红烧、一道炖汤。

每一道都有好几条鱼,徐茵一个人哪吃得完,就分了些给丫鬟、婆子。

“你们也去吃,不用管我。”

她先喝了一碗鱼汤,慢火炖出来的鱼汤,汤汁奶白,只放了盐调味,没放别的佐料,就很鲜。

红烧的则比清炖的入味些,适合下饭。

徐茵要了一浅碗米饭,浇了一勺红烧鱼的汤汁,吃得相当满足。

庄头夫人进来给她送了盘瓜果,回去对庄头说:“我以前一直以为府里的姑娘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高贵人儿,定然瞧不太上这里,没想到姑娘竟然这么和气。”

尤其她送瓜果进去时,姑娘闭着眼一脸享受的模样,庄头夫人忍俊不禁。

“那吃饭的样子,当真和青丫头差不多。”

青丫头是他们女儿,比徐茵小两岁,庄头一年的月钱不少,一家子吃喝都在庄子里,花销也不多,就供女儿去绣楼学绣花了。十天半月回家一次,吃起家里的米饭,也是这般满足。

庄头听她这么说,皱皱眉:“这话你可不能在外头说,姑娘毕竟是姑娘,是一府之主,可不能不敬。”

“这我当然知道。不就是在屋里跟你说两句嘛。我就是觉得,姑娘她,也还是个小姑娘啊!”想起已故三年的老爷、夫人,庄头夫人不免唏嘘。

许是对姑娘起了怜惜之意,此后,庄头夫人又往徐茵这送了些她女儿喜欢的吃食,有去年晒干的藕磨得藕粉调的桂花糊糊、有新鲜菱角切丝煎的菱角糯米糕、有水中人参之称的茨菇晒的茨菇干,还有干莲子和红枣炖的莲子羹。

徐茵:“……”

咋地?

看她几口就把鱼汤拌饭吃完了,以为她是个大胃王还是咋地?

刚吃饱,哪里吃得下这么多哦。

徐茵意思意思留了些,等会儿当下午茶点,其余让紫鸢几个拿去分了。

第513章 科举文男主的炮灰表妹(36)

吃过午饭,一行人沿着树荫走回主院,一路蝉声不断,本来不困的,这会儿听着喳喳知了声,倒是有点倦意上头了。

徐茵歪在收拾一新的床榻上睡了个午觉,起来听红茜说管家来了。

“管家莫不是以为姑娘打算在万华庄住到秋收后回府吧。”红茜抿着嘴乐,“惦记姑娘了,所以跑来庄子上看姑娘。”

“管家一个人来的?可是有什么事?”

“回姑娘,与账房先生一块儿来的,说是来给姑娘过目上半年的账。”

徐茵扶额:“他可真爱操心。”

更操心的还在后头……待她将管家请进屋,沏上一壶茶,听完他来意,整个人都裂了。

“您是说,出孝后,府里上门提亲的人很多?所以您来找我商量,定哪家?”

“倒也不是非要从这些人里定姑爷。但姑娘总要考虑起这事了,一直拖着,三天两头有媒婆上门,老奴又拿不了主意,总是拿话搪塞,时间长了,担心会有流言蜚语,那对姑娘不好……”

老管家忧心忡忡。

他是真担心,那些求而不得的人家,为了不被人笑话,保不齐会拉姑娘下水,说姑娘眼高于顶什么的,这对姑娘今后的名声可不好。

徐茵抽搐了一下嘴角:“我虚龄才十六,至于这么急吗?”

“年岁确实不小了,当初老太爷给夫人物色姑爷的时候,夫人刚及笄呢。”

徐茵:“……”

古代就是这点不好,十五六的小姑娘,搁现代才上初高中呢,没定人家,就整的跟老大难似的,告辞!她想回现代!

“那就放出风声,我要招赘!”

徐茵豪爽地拍板。

这一招搁七十年代都能吓退好多人,何况是在传宗接代观念甚重的古代,她就不信撂出这话还有人抢着上门。

老管家闻言,心里松了口气。相比姑娘出嫁,他当然更希望姑娘招赘,老爷、夫人若还在世,肯定也会给姑娘物色合适的赘婿。

“那老奴就照姑娘的意思放出话去了?”

“嗯,去吧!”

最好吓退所有想要上门提亲的人家。

管家难得来庄子,徐茵就留他多住几日。

搞团建嘛,单位同事当然到得越齐越好。

“过两天徐奎也要过来,我们搞个摘莲蓬比赛。到时候两人一组,划船摘莲蓬。姑娘我出彩头,哪组摘的莲蓬,剥出来的莲子个数多又饱满,那这彩头就归哪组。”

她让紫鸢拿出两锭二十两的银锭、外加一对金包银的发簪。

紫鸢几个丫鬟拍手称这个好玩。

老管家都被说得蠢蠢欲动了。

尽管听上去像是小后生玩的游戏,但谁说他年纪大了就玩不动了呢?他腿脚利索着呢。

“司空,你会划船不?”

老管家开始划拉盟友。

“划船?”

“对啊!姑娘说,摘莲蓬比赛得自己划船进荷塘去摘,不会划的和会划的一组,你要是不会划,我找个会划的去。你到底会不会?”

“唔。”

“唔是什么意思?”

“没划过,但那个有什么难度吗?”

“……”

老管家挥挥手,毫不犹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