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4(1 / 1)

加入书签

“场长,羊粪可是沤肥的好东西,肥力比猪粪还有效持久呢。养羊比养猪简单,白天让它们随便溜达自己吃草,晚上赶回羊圈,跟养鸡差不多。而且羊奶营养好,定期给职工食堂供应一点,有的多还能与副食品厂合作,生产点羊奶制品的吃食、点心啥的。逢年过节给职工的福利不就有了吗?省的采购部年年为福利的事东奔西走找货源。”

听她掰开了一分析,齐场长觉得有几分道理。

大厂职工多,逢年过节发什么福利,是采购部最头疼的事,发多了吧钱不够,发少了吧被其他大厂嘲笑。要是厂内部能自产自销,这不是给采购部省了事儿又省了钱吗?双赢的大好事儿啊!

于是,齐场长又屁颠屁颠地跑去总厂找领导请示去了。

林厂长越听眼睛越亮,听完大手一挥:“养!”

有了总厂的拨款支持,还有什么搞不定的?

嫌场地不够大?没事儿,咱有钱,扩建!

嫌工人太少管不过来,没事儿,咱有钱!扩招!

就这样,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养殖场不仅往外扩了一圈,还增添了一批年富力壮的工人,连带着职工宿舍也进行了翻新改造。

如今,沼气池发的电和气,通到了场里各个角落。

生活在养殖场的职工,不需要花钱就能二十四小时用上电,不需要捡柴火就能随时生火做饭,甚至还被徐茵捣鼓出了个沼气供热的淋浴房,寒冬腊月都能洗上舒舒服服的热水澡。

沼气热水房算是养殖场给场里职工的一个冬季福利,外来人员要是想来洗澡,那得掏钱。

齐场长以为花钱来洗的人不会很多,意思意思收个五分钱得了。

没想到,年前这段时间,别说纺织厂内部的职工,钢厂、电厂、农机厂等等兄弟单位的职工都成群结队地跑来养殖场洗澡。

大冬天的,哪有地方供他们像夏天一样搓澡擦背啊。

干活出汗了用毛巾蘸着温热水擦一擦了事,不出汗那基本是不洗澡的,过年这天擦个身换套干净的里衣裤就不错了。

又不是小孩子,哪那么多讲究。

以前干旱时,一年不洗澡不也照样过来了?

可大家都没条件洗就算了,有一天听说养殖场盖了个搓澡老暖和的澡堂,即使不是养殖场的职工,花五分钱也能进去洗。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擦干了再出来,一点都不会感冒。

起初大家听说归听说,但也没想过大老远地跑郊区就为洗个澡。

五分钱也不便宜啊,能买个茶叶蛋了。一家几口人都去的话,凑起来能称两斤肉、买一条鱼吃了。

直到有人因为亲戚朋友在养殖场,休息天去体验了一把,回来把养殖场吹得天上有地下无。

“哇哦!搓个热水澡真舒服!外头看着普普通通一间棚,里面可暖和了,洗完澡出来喝杯免费茶水,真舒坦啊!”

“我昨天也去洗了个澡,还绕着养殖场参观了一圈,现在的养殖场真漂亮啊!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后面的核桃林、葡萄园,整的跟市心公园似的。”

“养殖场现在可好了,用电都不花钱,就是用那什么沼气发的电。”

于是,大家都心动了。

有的搭货车来的,有的骑自行车来的,有的结伴走路来的,总之浩浩荡荡,跟赶集似的。

齐场长:“……”

五分一张洗澡票是不是收少了?

第619章 六零事儿精厂花(44)

其实五分钱洗澡也不便宜,又没多少成本。

以前担水麻烦,现在有了压水井,还有徐茵搞出来的一个叫什么虹吸的河道取水法,不用人力打水、挑水,有个值班的管着别让水断了就行。

就这样,一个人五分钱、两个人一毛钱、三个人一毛五……

齐场长看了眼肖会计递来的账本,吃惊得眉毛都耸起来了:“嚯!这么多?”

肖会计眉开眼笑:“这还是截止到昨天的,今天交过来的洗澡票,我还没算进去呢。”

“……”

搞什么扩建、扩养啊,干脆开个澡堂当副业算了!

这当然是开玩笑说说的,真把澡堂当副业搞那是不可能的。

否则还叫什么养殖场。

但年前这段时间,这个不算副业的澡堂子,给养殖场挣了一笔不小的外快倒是真的。

齐场长一高兴,拿出一部分去采购了一批食用油和米面回来,分给职工当额外福利。

今年,养殖场的职工可太幸福了。

粮油米面、猪肉活鸡,家家都能过个丰盛的大年。

之前认购的那批嫩鸡,白天让它们在核桃树底下啄虫、吃草,晚上赶回鸡舍喂一顿麦麸糠皮。

三个月下来,养得既大又肥,别说公鸡,母鸡都很凶猛,扑棱起来异常有劲。

只买了一只的职工都后悔了,当时应该多买两只的。

过年鸡鸭多贵啊,有票还不一定买得到,买到的也没这么肥壮。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错过就是错过了。

过这个村没那个店,明年就没这么好的事了,明年公家准备自己养了,除了鸡还有羊,哪有场地再给职工认购。

徐茵认购的五只鸡,两只一开始就是计划给盛瑜瑾养的,过年了让他提回家。

剩下三只,两只留着自己慢慢吃,一只提回家,算作过年搭伙的饭资。

另外,她还比其他职工多领到一笔奖金、两份奖品。

奖金是齐场长发给她的,奖励她这半年来为养殖场做的贡献。

要是没有她,养殖场依然跟往年一般无二,除了分到点边角料的猪肉、猪棒骨、猪下水,没别的东西。他也不会受到领导们的嘉奖。

因此这笔奖金他给得相当痛快。

两份奖品则是评上先进个人和市级劳模,前者是厂工会发给她的——一个搪瓷杯,后者是市工会发给她的——一组搪瓷脸盆、香皂、毛巾的组合套装。

红榜到现在还贴在各厂部呢,徐母哪会不知道自家老四评上了先进和劳模,就盼着她把搪瓷脸盆、搪瓷杯带回家,攒着给小五娶媳妇。

谁料徐茵压根没想过要把这些东西提回去,一来嫌麻烦,二来盛瑜瑾真跑去申请结婚用房了。

齐场长收到总厂发来的接洽单,还把徐茵找来调侃了几句:

“你结婚要批房子,直接找我来办就好了嘛,几步路的事,多方便啊,咋还让你对象跑去总厂批呢。批的还是咱们养殖场的职工房,不还是要落到我手里……”

徐茵囧:“……”

她哪里想到她家小瑾同志这么着急,婚期还没定呢,就去把婚房申请下来了。

好在她和他都是纺织厂的职工,双职工申请婚房,厂里是一定会安排的。尤其一个是运输部的骨干、一个是养殖场的先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