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1(1 / 1)

加入书签

“咋不合适了?”

“要不要先数数你的前任?”

“……”

扎心了老铁!

“不是,我改邪归正了不行啊?”赵修毅解释,“我承认,我以前的恋爱观有些儿戏,那不是没遇到对的人嘛。”

他发小听到这里才明白,恍然大悟:“老赵,你喜欢徐小姐啊?不过我说句实话啊,你跟她真不合适。”

赵修毅白他一眼:“你少拍我表弟马屁。他事业重心在海城,景昌这边的餐厅,全部合起来,一年的税收也只是海城那一家的零头,就算挪到了你的管辖区域,也无法给你的晋升添砖加瓦。”

纪容瑾:“事在人为。人在哪儿,事业重心就在哪儿,你怎么知道下一步我不是回景昌做大做强?”

“……”

卧槽!

赵修毅惊了。

很想摸摸表弟的额,看他有没有发烧。

海城和景昌,一个是沿海大城市,一个是内陆小县城,两者好比一个天一个地。

哪个实业家,不是从小地方走向大城市?谁会倒着来?

他发小激动地直鼓掌:“纪总,我代表我们街道,热烈欢迎你回乡发展。”

赵修毅酸溜溜地睨他一眼:“你还是先别高兴得太早,他就算回来,也不见得把餐厅开去你所在的街道。”

纪容瑾:“我会考虑。”

“……”

赵修毅想躺平了。

当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愿意将自己的事业重心,从大城市迁回小乡镇,还有什么能阻挡他追爱的步伐?

本来还想借着异地恋这一点怂恿他“放弃吧”、“不合适”,现在还有胜算吗?

赵修毅心里像恰了颗饱满多汁的大柠檬。

像他这样的男人,想找个适合踏入婚姻的女人谈场死心塌地的恋爱怎么就这么难呢?

真是想卷卷不赢,想躺躺不平。

“开饭了!”

徐茵布置好饭厅,邀他们进屋吃饭。

这可是关乎着她家鱼塘未来销路的大客户,徐茵发挥了厨艺的正常水平,整了个一鱼三吃:薄如蝉翼的鲈鱼片,做了石锅鱼和醋溜鱼片;鱼头鱼尾炖了个豆腐煲。

徐爸不在,徐茵特地把村长请过来陪几位客人酌杯小酒,免得他们拘谨。

事实上,真的开吃了,谁还管拘不拘谨啊,太鲜美了!

“我终于理解‘江上往来者、但爱鲈鱼美’那句诗了。”赵修毅尝了一口石锅鲈鱼,忘却了此前还在跟表弟别苗头,拉着他说道,“我读书那会儿还吐槽范仲淹来着,肯定是吃过的鱼太少,区区一道鲈鱼就把他给征服了。现在看来,哪是他吃过的鱼少,分明是我见识太少。”

他发小说:“月明湖的野生鱼,我以前也吃过,确实鲜,但这么大又这么鲜的,还是头一次吃。托了纪总的福啊,来来来,纪总,我敬你一杯。我干了,你随意!”

“是该敬一杯。”赵修毅话里带着酸意,“一听阿瑾要去你们街道开餐厅,都快拿他当祖宗敬着了吧?”

“……”

赵秀华把蒸好的湖蟹,搭配着徐茵自己调制的蘸料送到桌上,回到厨房欢天喜地地与女儿咬耳朵:

“茵茵,长得最俊的那个小伙子,家里真是开餐厅的呀,我端菜出去,听了一耳朵,好像要来咱们街道开分店,那以后咱家的鱼,是不是都能卖给他了?”

徐茵笑着道:“只要咱家的鱼一直有现在这么好吃,他肯定要。”

不仅她家的湖鲜,连她刚种下的果树苗,他都有几分中意,说等果子成熟了往外卖的话,一定要卖给他。

所以,她家的果基鱼塘,销路已经不用愁了。

尽管这一波像借着她家小瑾同志躺赢的,但仔细想想:她提供的湖鲜品质优于市面上的产品,他家餐厅的生意自然也会更兴隆,又何尝不是双赢呢?

第699章 炮灰男配的极品姐姐(29)

午饭后,纪容瑾拿出一份订购协议,与徐茵做了书面确认。

徐茵:“……”

你一个进货的,怎么比她这个供货的还着急啊?

不过这正合她心意,她自己倒是不担心鱼塘的鱼卖不出去,但爹妈着急啊。

打从鱼苗放下以后……不,确切地说,是在鱼塘承包以后,爹妈嘴角的燎泡就没见消下去过。前两天右嘴角发一个,喝了她给泡的苦丁茶,这两天刚消退左嘴角又发出了一个……

一直这么发下去,没等她家的鱼上市,她爹妈八成要急上火地倒下了。

有了这份白纸黑字的订货合同,爹妈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吧?

果不其然,等徐爸从隔壁镇回来,听徐妈难掩兴奋地说了这个事,还没到吃晚饭时间呢,他就捧出徐茵买的花雕,自饮自乐地小酌了一杯。

徐妈嫌弃地直吐槽:“你是想酒想疯了,正好借这个由头过过你的酒瘾吧?”

徐爸嘿嘿直乐:“高兴,高兴嘛!”

徐茵由他们两口子高兴去,她端上一盆自制的饵料,喂鱼苗去了。

明儿还要去俱乐部给人改装车子,得抓紧把鱼塘的活干完咯。

过完充实的一天,次日,她骑上俱乐部给她配的车,进城了。

听到马达声,隔壁徐茜抱着儿子走出来张望了几眼,隔着一片自留地,好奇地问徐妈:“二婶,茵茵考出驾照了?这么快就给她买车了?”

赵秀华昨晚睡了个踏实觉,今天虽然起得依然很早,但红光满面,一边搓洗衣服,一边说:“没有,那是单位借她的车,她最近找了一家车行兼职,老板嫌她坐公交太慢,容易迟到,就借了一辆车给她用。”

徐茜惊讶的下巴差点脱臼:“哪家车行啊?福利这么好,还给员工配车?”

“福利确实挺好的,还给交五险呢,我和你二叔这下总算放心了。”

当然,让他们彻底放心的是:昨天谈妥了一笔生意,往后家里的鱼,不怕滞在鱼塘销不出去了。

至于女儿上不上班,说实话,上班了也看不到、摸不到她的工资,对家里来说,真没多少差别,相反,在家还能帮着干点活。

不过话说回来,最近这几个月,女儿好像一下成熟了,不仅体恤父母,人也勤快了许多,徐妈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感,说话的时候眉眼都带着笑。

徐茜总觉得怪怪的,抱着儿子回家后,跟自己男人说:“徐茵要是真的找了份工作,我也替二叔二婶高兴,可她那个性子,像是主动找活干的人吗?”

“她现在确实挺勤快,我好几次早上出门,都看到她在鱼塘忙活了。”

“这变化也太大了。”徐茜啧叹,“话说现在还有单位给员工配车吗?国企都没这待遇了吧?二婶居然说,徐茵那辆摩托车,是单位给她配的。我咋那么不信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