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6(1 / 1)

加入书签

了,担心有毒,都没敢碰,不小心挖到了也赶紧躲开。

徐茵用树皮裹着,拿石刀切掉表皮后,发现果肉颜色和土豆一毛一样。于是抓了只雉鸡单独喂切丁的“黑土豆”,连着喂了七天,发现雉鸡不仅没中毒,反而很喜欢吃这个黑土豆。和其他草籽、果肉混在一起撒在它面前,它居然先挑“黑土豆”吃,其次再吃别的饲料。

这说明黑土豆是没毒的,有毒很可能是发芽的原因。只要不吃发芽的黑土豆,就没事。

听大巫这么说,采集组开始满山坡地搜刮这种黑土豆。

挖回来以后,按徐茵说的,去皮炖肉,或是整个儿扔在篝火边,用炭火余温烤熟了剥皮吃。

口感与肉完全不同的黑土豆,入口就俘获了部落老老小小的味蕾。

从此,他们有了蛋白质、维生素以外的第三类食物——碳水。

除了黑土豆,徐茵还发现了橄榄和蒜薹。

野橄榄生吃很苦涩,所以部落子民即使知道能吃,以前也很少摘回来。

至于这里的蒜薹,有普通蒜薹三倍粗,直接生嚼着吃辛辣刺激,胃容易受不了,有人吃了蒜薹肚子抽搐似地疼,之后就没人再去敢碰了。

这要不是大巫让她们把能吃的、不能吃的统统采回来给她看看,阿春几个都不想去碰这玩意儿。

没想到带回来以后,徐茵给她们示范了一遍橄榄和蒜薹的正确吃法——

橄榄焯水冷却后,加凉开水和盐腌制七天,盐水激发了橄榄的果香,吃起来香味浓郁、酸甜可口,十分开胃。

蒜薹选又脆又绿的,用肥瘦相间的肉片翻炒,还没出锅,霸道的香味就散溢开来,谁还有心思干活啊,口水都出来了,围过来看:

“大巫,这是什么?这么香!”

“大巫,这就是吃了肚子痛的绿苗苗?”

一听是吃了肚子痛的绿苗苗,众人后退了几步,再馋也不敢吃了。

徐茵笑着说:“这叫蒜薹,生吃因为比较辛辣,所以容易刺激到胃,但炒熟吃就没这个问题了,反而对身体有好处哦。”

真的?

徐茵怕他们不信,炒熟后,用树枝削的筷子,夹了一筷放入嘴里,唔!好吃!

她满足地闭起眼,原始时代……不,原始游戏里的蒜薹,因为长得比较粗,这个季节的蒜薹本身也有点老了,所以洗的时候特地削去表皮抽掉了筋,煸熟后吃起来又脆又嫩,比普通蒜薹更香更美味。

其他人看大巫吃得这么香,还等什么呀!

你争我抢地吃起来。

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

大家双眼放光:走!搞蒜薹去!

这下,漫山遍野的黑土豆、蒜薹、橄榄被他们搜刮一空。

橄榄腌多了做成蜜饯也不错。

蒜薹确实是这个季节吃的,过了八月就太老了。

这个季节成熟的黑土豆,多半是春土豆,入冬前或许还能再挖一批。

不过土豆囤久了容易发芽,发芽的可以种,但不能吃。

徐茵再三叮嘱部落子民,并且在每天晚上围着篝火吃饭唠嗑的时候,搞了个竞猜比赛——

“三七叶如何止血?”

“土豆什么情况下绝对不能吃?”

“蒜薹怎么吃才不会肚子痛?”

“橄榄怎么做口感最好?”

“为什么要煮盐?”

“为什么要喝烧开的水?”

“土豆有什么营养?”

“……”

诸如此类。

她问,其他人抢答。

答对了奖励大巫祝福一个,答错了罚次日早起给大伙儿做饭、或是去把大伙儿随地屙的屎集中起来堆肥。

几轮下来,大家想不记住都难。

等编织组这边渐入佳境,采集组有了充足的容器,徐茵就带他们去了趟翼虎栖息的树林。

部落所在的山头,她还没时间去考察,反正是在家门口,不着急,先把树林里的三七采回来。

她估算这个季节应该是六七月份,因为三七花和叶子一样,还是绿色,但这恰是三七花序的最佳采收季。

第872章 草包网红远古种田(7)

“这次,我们只采花序,采回去晒干。再过一个月,我带你们来挖块茎,你们尽量记住它们的位置。”

徐茵说完开始教他们辨认三七植株。

“大巫,这花头也有用?”

“嗯,三七全身都是宝,叶子止血消肿你们已经知道了,它的花也一样有止血功效。另外,三七花还能清热、安神、降压……咽喉痛的时候,泡点三七花来喝,效果也很好。”

一听这么不起眼的小花居然有这么多用途,那还等什么呀!

大家积极采摘起来。

徐茵边摘边科普:“也不必全摘光,留几株打样吧。下次带你们来挖块茎的时候,它的花会是鲜红或深红色,以后你们出门,看到这种花,就知道下面是三七块茎。”

部落子民点头如捣蒜,他们的大巫懂得真多呀!以前肯定是女娲娘娘身边最得力的干将!

采收了一批三七花,回去的时候,徐茵顺便去看了眼自己设的陷阱,逮到了一只饿了两天的雉鸡。

雉鸡凶悍得要叨她,阿春上前说:“我把它脖子扭了,提回去。”

徐茵连忙拦住她:“忘记我说的了?能活捉就活捉。现在天气热,大山他们猎回来的肉够我们吃了,活捉的可以先养着,等天气冷了、不方便出去打猎了再吃它们。”

这道理他们懂,“可是它们会飞。”

“那就把翼羽剪了。”

于是,下一步,徐茵教他们怎么剪雉鸡翼羽、怎么圈养。

雉鸡会飞,而且飞的比普通山鸡都要高,一般的养殖棚根本拦不住它们。

徐茵挥舞木铲,带头挖了个一米多深的坑出来,坑四周竖起一圈一米五高的木篱笆,缠上荆棘,然后把剪了翼羽的雉鸡赶进去。

从坑底到篱笆尖,至少有两米五的高度,篱笆上又布满了荆棘,饶是雉鸡的翼羽重新长出来,也很难飞出去。

而到那时,它们已经习惯人类的投喂,比在林子里觅食轻松,说不定让它们飞也不愿意飞了。

一通百通,既然雉鸡能养,那其他肉类呢?

于是,此后出去打猎,狩猎组尽量都猎活的。

直到发现野兔关进棚子以后,打了个地洞逃了。

“……”

众人茫然不知所措。

徐茵忍着笑说:“怪我没和你们说清楚,兔子会打洞,想养的话,打个木笼子,装笼子里养。”

可没钉子,榫卯结构又太耗时间,有这工夫还不如出去多猎几头呢。

于是,大家放弃了,留了一只兔子住进徐茵打的样板笼,给部落里的崽子们养着玩,其余都被徐茵做成烟熏兔,挂在风口处,能吃上一段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