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5(1 / 1)

加入书签

阿烈三人互看一眼:大巫刚刚是不是吃了?她怎么没吐?

满腹狐疑地接过徐茵分给他们的鱼肉,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下一秒,三人不可置信地瞪大眼:这是水兽肉?没开玩笑吧?怎么有这么好吃的水兽肉?

不知不觉,问出了心里的困惑:“大巫,为什么您烤的水兽肉这么好吃?”

“噗!”大山差点把嘴里的鱼肉给喷了,“什么?这是水兽肉?”

昆几个也都愣在原地。

阿烈三人神色复杂:原来你们不知道这是水兽肉啊,难怪接过去就吃。

徐茵吃了小半条鱼差不多饱了,见他们猎来了一只兔子、一只野鸭,着手做起了叫花兔、叫花鸭。

离河近,淤泥随便挖,清理干净的兔子和野鸭,抹上盐、填上香料,包上大叶子的野菜树叶,再裹上烂泥,埋进篝火堆。

还在讨论烤鱼美味的众人:“……”

这还能吃吗?

徐茵拿树枝拨着篝火,回答他们她烤的鱼为什么不苦的原因:

“处理干净的鱼,吃着肯定香啊,你们觉得苦,多半是把苦胆给弄破了。还有鱼肚肠、鱼鳞是不是也没弄干净?”

看他们一脸茫然的样子就知道,肯定如她说的——吃鱼之前没清理干净,甚至还把苦胆给弄破了,能不苦吗?

听完大巫的解释,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吃水兽肉那么讲究?原来水兽肉本身不难吃,难吃是因为他们没处理好?

“那我再去抓点食用水兽回来。”阿烈站起来。

他担心被大巫做成泥团子的兽肉吃不了,趁天色还没有彻底黑,再去抓点水兽回来,烤着吃。吃过烤鱼,别的肉都没兴趣了。

徐茵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先尝尝叫花系列吧,想吃烤鱼明天路上多叉点。”

阿烈只好坐了回去,和身边的大山对了个眼神:泥团子能吃吗?以前再饿也没想过去吃泥巴。

大山倒是没他那么担心:“相信大巫。”

“……”

光相信没用啊,等会儿吃泥的时候你别哭。

徐茵觉得差不多了,把两个泥团子刨了出来。

阿烈绝望地闭了闭眼:真的要吃泥巴了。

下一秒,他听到“叩叩”几声,睁眼一看,大巫把两个泥团子敲裂了,一股霸道的不同于烤鱼的香味扑鼻而来。

“来,一起把泥敲掉,就能吃了。”

大伙儿抢着敲起了烤干的泥。

敲下来的泥越多,香味越浓。

等敲干净,解开藤蔓缠绕的菜叶、树叶,露出肥嫩的兔肉、鸭肉,大伙儿惊呆了:

“泥团子里的兽肉竟然完好无损?”

“好香啊!”

“真香啊!”

比烤鱼还香,香得他们口水都流下来了。

“开吃吧!”

徐茵拿石刀划了几刀,方便大家手撕。

她自己拿了个鸭翅膀,但又被阿春塞了个兔腿。

“我够了,你们分吧。”

大伙儿大快朵颐起来。

之后三天,赶路时抓可食用鱼,上岸休整时,猎各种能做叫花系列的小兽肉,每天晚上的伙食都是烤鱼+叫花系列,吃得一行人满嘴油。

顺流而下,可食用鱼越来越多,吃不完,徐茵教他们晒咸鱼干。

反正背去交易的盐挺多,拿一点出来腌鱼,回头拿咸鱼交易也一样。

昆几个手头没这么多盐,徐茵就说:“盐你们拿去用,回头给我们部落送点鱼就行,往后我们拿盐和你们换鱼。”

这么好的事?

食用鱼虽然少,但比盐易得多了,这笔买卖明显是他们赚。

“多谢大巫!回去后,我们一定给你们送很多……鱼。”

他们也都改口喊起了鱼,吃人的仍然叫水兽,人能吃的叫鱼。

就这样,一路前行、一路叉鱼、一路烤鱼做叫花兽肉吃,比步行途中简单的狩猎休整有趣多了。

不过,到第六天时,河流分道,前往交易点的支流逐渐变得狭窄,河床上还东一块、西一块礁石,饶是竹筏扁平又灵活,也经常挨撞,差点侧翻,干脆把竹筏拖到岸上,藏匿于茂盛的野草堆,然后背上藤筐步行前往。

交易现场其实就是南来北往的一个中心部落。

比其他部落发达一点,入冬前,周边的小部落担心熬不过冬天,会拿点多余的物资过来,换点本部落没有的东西回去。一来二去,就形成了这么个集市。

“大巫,戴上这个。”

进入中心部落前,阿春把事先准备好的雉鸡羽面具拿出来,每人发了一顶。

跨河部落的人也都准备了。

戴上以后,大家的脸被五颜六色的雉鸡羽挡了个七七八八,不熟悉对方的话,光凭眼睛根本认不出谁是谁。

他们这一行有二十四人,每人肩上一个很大的藤筐,手里还拎着不少奇奇怪怪的东西,走在一起,时不时聊上几句,在其他人眼里,这么多人、这么多物资,怕是哪个大部落派来的交易队吧。

第892章 草包网红远古种田(27)

人就是这样,有着趋利避害、欺软怕硬的天性,一看是大部落的交易队,谁敢得罪?客气都来不及。

是以,这一路走来都相当顺利。

别看正式的交易日还没到,但集市上已经有不少摊位了。

徐茵带头走在前面,边走边看,有种逛地摊的感觉。

这些摆摊的人里,不知有没有和她一样的游戏玩家,还是说都是npc?

一圈逛下来,差不多了解行情了:最多的是野果、野菜,其次是石锅、石刀、兽肉、兽皮等,但摆出来的都是不怎么上乘的兽皮。

阿烈朝阿春摇摇头:“没看到漂亮的长毛兽皮。”

“再等等吧,还没到正式交易日。”

徐茵听了一耳朵,扭头问两口子:“你们想换长毛兽皮?”

“……”

徐茵见他们愣愣的,表示理解地点点头:“也是,冬天确实需要保暖,能找到棉花就好了……”

突然想起,前天晚上休整的浅河滩,沿河岸那一片不是芦苇吗?

星眸瞬间亮了:对啊!没棉花,芦苇花也行啊!

当即决定,回程时在芦苇荡停留一天,多割点芦苇花回去,扎成苇垫、苇被,可行的话,再给部落子民设计一款包裹性比较好的苇衣。

眼下离回程还早,交易会要开十天呢,这十天里,陆陆续续有外部落的人过来摆摊,相互交换各自富余的物资。

徐茵一行人带来的物资最受欢迎。

别的部落拿出来的盐是发黄发黑还带有好多杂质的,她拿出来的盐白净无杂质,咸度也最高;

别的部落拿出来的是石器、木器,她拿出来的是陶器。

比石锅轻巧便利、比木器精美耐高温的陶器,引得无数人驻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