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5(1 / 1)

加入书签

好吃!”

“我尝尝!”

“老板,这个杏子怎么卖?”

不仅水蜜桃,她家的杏子、梨,门前的柚子,屋后的西瓜、小玉米,都被这些人订了个遍。

樱桃园最后也去了。

但因为今天一早已经摘掉了400斤,枝上熟的委实不多,筛着摘个十斤、八斤还能凑合,更多是发不出来了。

这些人提着小篮子里零星几斤樱桃,颇为遗憾地叹了口气:“要不,把机票改签了?”

徐茵:“……”

她都纳闷了。

如果说樱桃、水蜜桃和杏子是尝过味道,觉得好吃才争着买,但其他明明还没到吃的时候,也抢着下单,现在的成年人都这么不理智的么?

徐父徐母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边院种着的水果,也有人买,盖房子的时候,差点把这些果树砍了当柴烧。

不过他们吃过以后,就知道为什么大家抢着要买了,味道确实好。

嫁接后的口感,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以前僵僵瘦瘦、酸酸涩涩,看着占地方恨不得砍掉;现在个头一个赛一个大,口感比超市里卖十块钱一个的特级水蜜桃、特级红杏都要好,恨不得多种些。

只是边院虽然宽敞,但种了十八棵果树,后头还有一个大葡萄架,剩余的空地撒了草籽养鸡,再种就挡光了,不像现在——鸡群在果树、草地间溜达,既能啄虫,又能吃草籽,还晒得到太阳。

徐爷爷遗憾当初划宅基地的时候,怎么不划得再大一点。

那时候哪有人愿意来山脚起房子,都喜欢挤在村子里,那里离河近,挑水方便,去镇上也方便。

他要不是分家了没地方住,也不会来这里起房子。

当初村长见他愿意来,宅基地随他划,他随便划了一块,那时候觉得大,如今见孙女嫁接的水果味道这么好,开始嫌小了。

啃着绵软多汁的水蜜桃,眯着老眼高兴地说:

“你村长爷爷吃了个水蜜桃,夸你嫁接的品种好吃不费牙,确实是这样,嗦一口就像喝蜜桃汁,含在嘴里不用嚼就化了。你村长爷爷买了五斤回去,还非要给我钱。说下回集市上看到有卖桃子树苗的,打算买两株回来种在屋旁边,回头请你嫁接成咱们这个品种。他现在可羡慕我们家的大院子了,后悔当初起楼房的时候,没搬过来和我们做邻居。我也后悔啊,当初怎么不把宅基地划得再大一些。”

徐茵忍不住乐:“爷爷,咱家的宅基地够大的了,再大,村里人该有意见了。”

“有这么好的桃子吃,谁会有意见?现在就算了,咱家一共才六棵桃,一下卖出去两百斤,剩下的留着自己吃都不够,不给村里人尝了,你村长爷爷开口没办法,其他人谁来都不卖了。”

这么好吃的水蜜桃,再贵都舍不得卖。

谁能料到,文旅局领导陪来的贵宾团,购买力这么大啊——不到十个人,买走了两百斤水蜜桃、一百斤红杏。

这还只是现货。

另外还付了定金订走了一批没到成熟期的瓜果:

梨和柚子合起来订了五百斤。

西瓜订了五十个。

以她家西瓜的个头,五十个差不多能有一千斤了。

拇指玉米总共也没多少产量,陈娇预先已经订了一批,剩下的徐茵本来没打算再卖,这些人好说歹说订走了一百斤。

甚至连葡萄架上刚挂果的葡萄都没放过。

真的是刚挂果!

成熟期是黑紫钻色的阳光玫瑰嫁接品种,这会儿也就比米粒大一点,还青嫩着呢,不说没尝过,连成品样子都没见到就一窝蜂地抢着要订。

徐爷爷看得直咂舌:味道都没尝过,就抢着十斤、二十斤地买,就不怕买回去的不好吃吗?

不知谁问了句:“这些鸡看着很不错啊,居然能飞到果树上,翅膀很有力嘛!喂的不是饲料吧?”

得知是吃虫子、草籽及谷物长大的,这些人又抢着买起了鸡。

走地鸡要三百一只?不贵不贵!首都那边三百块根本买不到啄虫吃草晒太阳的正宗走地鸡。

只是今年抓的鸡崽,这会儿还嫩着呢,想吃嫩鸡倒也不是不行,但总归再养上半年吃起来更香。

“没事没事,我们可以预订,过年前你帮我们寄过去就行了,运费我们出。西瓜这些,到时候有人开车来提。”

徐茵没来得及开口,又听其中一位女士说道:“反正是预订,要不再订些猪肉?我看徐老板家的猪养得也挺好的。”

徐茵:“……”

您哪儿瞧出来养得挺好?

四月下旬才买的猪崽,养了还不到一个月呢。

最后,猪圈里那两头毛色油光水亮的黑猪崽子也难逃被瓜分的命运。

离过年还有半年多,就被订走了一头。

徐茵:“……”

蝗虫过境也就这样了吧?

贵宾团还想多订点猪肉,他们这么多人,一头猪哪够分啊。

可剩下一头,徐父说什么都不卖了,本来两头都是给闺女养的。今年樱桃收益好,猪啊鸡啊他其实不想卖,留着给媳妇、闺女补身体。

贵宾团只好见好就收。

第955章 自私啃老的虚荣女配(52)

他们其实也很感慨:本来只是过来买点樱桃的,没想到一买买了这么多,有些甚至连味道都没尝过。

不过能让小章点头夸好、主动想买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买了不吃亏!

“我们公司在芗城承包了两个山头,徐小姐有兴趣合作吗?”章淮瑾临走前抛出橄榄枝,“来之前,我是想找徐小姐谈个有机肥合作项目的,但尝过徐小姐种的水果,我有了新方向,我们合作建生态果园吧!我拿山头、资金入股,徐小姐出技术,后续销路也不用你操心,收益你四我六。主要是我这边还要交给国家两成,所以面上我多占两股。”

徐茵看着他递来的名片:“……”

她说呢,下楼看到他第一眼,莫名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合着是她家小瑾同志啊。

只是,这个小世界的小瑾同志,是不是败家了点?

她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带着人堆肥、嫁接,就占了四成股?他又是投地、投钱、负责销路,也只拿四成?

“你不是绿恒的研发工程师吗?”

她忽然想起文旅局领导介绍他的时候,说的是绿恒目前卖得最好的有机肥,出自他的研究成果。贵宾团里也有人喊他“章工”。

现在的工程师都这么能耐了?捧着国家控股的铁饭碗,还能包山头接项目?

“是。”章淮瑾坦然笑答,“正是出于对有机肥的研究兴趣,才开了这家公司。”

“……”

好家伙!

说半天,绿恒生物是他的产业?

章淮瑾见她似有意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