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64(1 / 1)
籽的寒水鱼,把它们送入沁凉的湖中,借着指尖丢了几团灵雾到水里。
只见它们欢快地摆着尾巴,不一会儿就沉入水底、隐入摇曳的湖草丛,徐茵便没再管了。
休息够了,继续挖坑、埋基底肥。
等日头升上中天,她来到石屋,洗了把脸,拿出自带的干粮,边吃边欣赏屋外的风景。
石屋夏天凉快,冬天生壁炉烤火也很暖和,所以徐茵打算把这里当成度假小屋,平时还是住山脚牧场的庄子。
海琼夫人布置的小农庄还挺舒适的。
庄子上一共三座房子,每座都有五六个房间,一座给工人当宿舍,一座做仓库,主屋就她一个人住。
木石结构的房子,离地半米高,屋前砌着五六级木台阶,屋里铺着木地板,防潮防虫都做得比较好,徐茵过来一看就喜欢上了,开春就打扫干净搬进来了。
一个人住还有个好处——随时能给自己开小灶。
这不,出门的干粮,也可以整些她喜欢吃但本地缺食材的糯米饭团。
吃完后睡个午觉,继续下午的活。
湖畔的规划,她不打算假他人之手,都是自己抽空上来忙活的。
一来工人工资开销不少,能省一笔是一笔;其次,她打算把这里当成囤货基地,湖里养的鱼虾、果林结的水果,等天气再暖和些,石屋旁边开一块地种点草莓,给系统仓库补点囤货。
要是雇了工人,每天进进出出的,产量多少也有数,她想囤就不那么方便了。
几天后,镇长买的果树苗到了,徐茵付了尾款,带着自己订购的果树苗,上山移栽,顺便看看投放在湖里的寒水鱼,有没有活着。
她抛出一把饵料,不一会儿,湖面泛起星星点点的波光,有鱼浮上来抢食了。
徐茵仔细盯着湖面,看到寒水鱼也在其中,抢起食还挺迅猛的,她松了口气,适应了就好。
之后,她有空就过来往湖里撒一波鱼食。
她不来喂,这些鱼其实也饿不着,湖底有水草,再不济,银鱼、小虾也能吃。但相比之下,它们似乎更钟爱她投喂的鱼食。
日子就在她巡视农牧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山伺弄果园顺带养鱼等忙忙碌碌中又过去了一个月,进入了新西兰的夏天。
“肖恩。”
亨特太太胳膊上挎着一个竹篮,手里提着一桶羊奶过来看她。
“羊奶是老威廉送你的,篮子里是我让丽塔烤的羊奶饼和肉干。你一个人住,没人给你做饭,别饿着自己。”
徐茵欣然收下了。
饿是饿不着自己滴,但亨特太太的好意她得接受。
很久没吃厨娘做的羊奶饼,还挺想念的。
“您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今儿天还挺热的,最高有二十九度,太阳底下走过来,能热出一身汗。
徐茵赶紧请她进屋坐,倒了一杯薄荷凉茶递给亨特太太。
“别忙了。”亨特太太拉着她一起坐下,“看你这精神劲,还不知道那个坏消息吧?”
“什么坏消息?”
第985章 校草那拿了支票出国的初恋(24)
亨特太太带了一份今天的报纸过来。
头版头条就是政府推出的改革新政——出口的粮食关税要增加了!
“说是过去几年,粮食出口价格比牛羊肉、牛羊皮毛等产品低太多,政府嫌外汇太低,决定通过增收关税的目的减少粮食种植、扩大畜牧产业。”
亨特太太叹了口气。
她只有牧场,倒是不受影响。
畜牧业扩大后会不会影响牛羊的收购价,那是以后的事,短时间还没这方面影响。
但农场的冲击就大了。
政策一出,好多农民都哭了。
这以后关税增加、粮食减产,可怎么办哦。
不少农场主决定转行,镇长一家也在头痛。
肖恩不也种了30公顷粮食吗?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啊?”
徐茵:“……”
要死了,姐才刚进入状态啊!
“这是真的吗?”
“真的!元旦就开始执行新政关税了。”
“……”
这个国家的领导人真任性啊,政策说出台就出台,都不给人们一点思想准备。
徐茵的心在滴血。
她的50公顷农场啊!
就算20公顷种的奇异果和葡萄今明两年不指望丰收,但30公顷的粮食她主要是打算卖钱钱的呀!
哪怕不靠它们赚大钱,但工人工资、种子成本等种种开销,总得收回来吧?
想到不久后,五六百吨粮食堆积在仓库销不出去,她捂了捂胸口,心痛!
以至于亨特太太离开后,她都没心思用羊奶做奶茶、奶酥犒劳自己。
整桶羊奶收入系统仓库,支着下巴坐在窗前,看着外面葱葱郁郁的牧场、甩着尾巴惬意地踱在阳光下吃牧草、喝着溪水的牛羊,人却在走神。
其实,她有系统仓库,假使真的卖不出去,也不会烂在地里,或堆在仓库发霉。
等以后进出口关税松了,粮食价格上调了,照样能销出去,长远来说,亏是亏不了的。
顶多是这几年难捱点。
但她还有牧场,安格斯肉牛养好了,能给她带来不少收益,拿牧场贴补农场的短期亏损,她贴得起!
这么一想,她没一开始那么焦虑了。
但一时半会静不下心干别的,索性骑上摩托车,去了趟镇长家。
镇长的确在为粮食增收出口关税的事发愁呢。
他家80公顷田地,一半种了果树,一半种了燕麦、小麦。
关税突涨,意味着今年粮食可能会滞销,毕竟国内才这么点人口,单靠内部怎么可能消化得了。
“肖恩来了啊?你也听说这个消息了吧?唉,早点知道,我就不种麦子改养安格斯肉牛了。”
同样来找镇长商量对策的隔壁农场主,一脸的忧心忡忡:“这都盛夏了,难道真的要眼睁睁看着它们烂在地里吗?”
“肖恩,你有什么想法?”
徐茵:“……”
她能有什么想法啊?
她这个新人农场主才当了不到半年。
莫名有种登基不久的新皇还没高兴够就被拉下皇位的凄凉感。
可迎上镇长几个期待的目光,她又说不出泄气话。
想了想,说:“我是有个想法。”
“快说快说。”
“……”
她拼命转动脑筋,别说,还真被她想出了一个谈不上好主意的主意:
“我们分两步走,一步是拉去北岛推销。北岛那边企业多、工人多,粮食内需比南岛大。与其被动地等收购商上门,不如主动出击。收购商现在成了香饽饽,找他们的农场主肯定不少,主动权握在他们手里,价格随他们喊。所以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