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6(1 / 1)
尤其是崔氏,闺女还没谈婚论嫁呢,要是滚刀肉儿媳妇转身去外头说小姑子背后非议她怎么办?
她忐忑地站起来:“老大媳妇,这么早过来是有啥事?”
这多少有点睁眼说瞎话了,徐茵手里提着明晃晃的一刀肉没看到啊?
徐茵不想浪费时间跟她们废话,把肉递给崔氏:“昨天去了趟镇上,回来晚了就没过来。娘,我是有什么好东西都往你这里送,像我这么孝顺的儿媳妇,你出去打听打听,全村找得出几个?”
说到这里,她意有所指地瞥了崔巧巧一眼:“别吃了我的,背地里还说我这不好、那不好的,这就没意思了!”
崔氏:“……”
崔巧巧羞恼地跺跺脚,躲进了屋。
徐茵送完肉,脚步轻快地回家去了。
她今天要灌香肠、腌咸肉、酱肉,忙得很。
要不是顺路想问虎子家订一板豆腐,回头炸豆腐泡炖五花肉吃,这刀肉本来是想让狗蛋捎来的。
不过幸好她自己来送了,不然还听不到小姑子发牢骚咧。
这之后,她好吃懒做、不孝婆婆、亏待小叔子小姑子的糟心名声洗白了。
但凡提起她,村里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她的大力气——一脚踹死一头大野猪,这得多么神武的力量啊!
其次是觉得她孝顺,钓到鱼也好、打到野味也好,都会往老崔家送一份。
崔氏再如何解释:“老大媳妇以前真不是这样的,分了家才这样。”
村里人也不再偏听偏信。
“秋花啊,就算孟瑾媳妇分了家才变得勤快又孝顺,那也很不错了!要是我家那几个搅家精媳妇分家后变得这么孝顺,我回去就找里正主持分家。”
“秋花嫂,二丫对你真的很不错了,隔三差五给你送口荤腥。我儿媳妇要是这么能干,我能把她当祖宗供起来。”
“就是啊!孟瑾媳妇这样要是还不叫孝顺,我看我们大洼村找不出孝顺的儿媳妇了。”
“……”
崔氏有口难辩。
崔巧巧同样很憋屈。
自从徐氏打到八头野猪之后,村里那些妇人看她的眼神说不出的古怪,还不止一次听到她们在背地里说她不敬长嫂、故意诋毁长嫂名声之类的。
可把她气的,当真是一肚子委屈无从诉。
她当时是真的担心狗蛋几个被徐氏卖了,因为这样的事情,上辈子那女人不是没做过,出于好心才宁可耽误自己的事也要跑回去告诉那三家。
谁晓得那女人真的只是带狗蛋三个上山捡个柴、挖个野菜啊。
真是有苦说不出!
现在就等大哥回来了,那女人看到她大哥断了腿、从此瘫在床上,绝对会作天作地地闹,问老崔家要钱,要了钱却不给她大哥治腿,而是给她自己找出路。
她等着!等着村里人看清她的真面目!
第1018章 农门福女的懒馋坏大嫂(14)
徐茵忙了整整一天,才把半扇多野猪肉处理好,腌的腌、酱的酱、灌香肠的灌香肠,大棒头吊高汤,排骨也都过油炸了一遍,能多放几天。
虎子娘给她送豆腐来的时候,她刚把排骨炸完,油锅还热着呢,正好炸豆腐泡。
虎子娘惊奇极了:“豆腐还能炸着吃?味道竟然很不错!”
刚出锅的豆腐泡,酥酥脆脆的,还带着一股浓郁的豆香,单吃也行,蘸点辣椒酱吃味道更好。
“就是太费油了。”虎子娘瞅了眼锅里的油,不禁替徐茵肉疼,一年的油怕是都在这里了。
徐茵笑着说:“炸完可以留起来炒菜,其实也不浪费。”
她给虎子娘装了几个豆腐泡:“带回去炖肉吃,保证比肉还好吃。”
“……”
虎子娘半信半疑。
豆腐即便下油锅炸了炸,那也还是豆腐啊,怎么可能比肉还好吃?
正好家里有肉,昨儿刚买的野猪肉,按孟瑾媳妇教她的方法,先给切块的野猪肉过一遍沸水,焯掉血水、浮沫,然后在锅底抹点油,把肉煎得两面焦黄,才放调料和水,等肉炖得七八成熟了,再把豆腐泡放下去,小火焖炖。
掀开锅盖的时候,她家当家的都被吸引到了厨房里。
“媳妇儿,你在做啥好吃的?”
“孟瑾媳妇教我的,她还送了我几个油炸豆腐,和肉一起炖,说是比肉还要好吃。”
虎子爹哈哈笑起来:“孟瑾媳妇是开玩笑的吧?豆腐怎么可能比肉还好吃?”
他家磨了这么多年豆腐,从没听说谁家炖的豆腐能比肉还好吃。
要真如此,他家的豆腐摊,生意还不好上天咧!
直到油豆腐炖肉端上桌,出于好奇,每人先夹了一个油炸豆腐尝了一口,瞬间亮了眼睛:
“唔!真的很好吃!”
“确实不比肉差!”
“以后炖肉都这么来!”
“当家的,你说我们家豆腐摊卖这个油炸豆腐,生意会不会好?”
“你知道怎么做?”
“知道啊,孟瑾媳妇当着我面炸的,简单得很!”虎子娘说,“就是费油,不过可以反复炸,又不是炸完一批就倒了。”
虎子爹连着尝了三个油炸豆腐,去夹第四个的时候,被虎子按住了筷子:“爹,你都快把整碗肉豆腐吃完了!”
他才吃一个呢!
虎子爹哈哈笑起来:“炸!我们家明天自己炸!第一锅我们自己吃!吃它个过瘾!”
从此,王家的豆腐摊,除了卤水点的老豆腐以外,又添了一道新鲜的豆制品——油炸豆腐。
价格比豆腐贵不少,毕竟下油锅炸过,沾着不少油,而且听说这油炸豆腐和肉一起炖,味道比肉还要好。
大洼村民起初不信,这不家里正好还有点野猪肉,称了几两油炸豆腐回来炖了一次,结果自然和虎子爹娘一样——都深深爱上了这道新鲜吃食。
不仅大洼村本地人,就连外村人都听说了,慕名跑来王家买油炸豆腐。买不起肉,买几两油炸豆腐解解馋也好。
王家即使不挑去镇上卖,每天的生意也不差。
村民们听说王家这油炸豆腐的生意,还是孟瑾媳妇出的主意,羡慕之余,在心里转起了小九九。
回家后,让年龄与狗蛋相仿的孩子去找狗蛋几个一起玩,并叮嘱他们:“要是孟瑾媳妇让你们干啥,你们勤快点!”
于是,狗蛋三人组的背后,又多了几条小尾巴,三人组帮徐茵干啥,几条小尾巴也抢着干啥。
徐茵不需要出门捡柴、打猪草,每天早上,她家院门口总会有一堆新鲜的猪草和一堆干柴。
都还是六七岁的幼崽呢,搁后世还是清晨四五点的日出、祖国娇嫩的花朵,如今却天天起早帮她干活,心里能过意得去吗?
可无论她怎么说,他们依然抢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