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0(1 / 1)

加入书签

句问候、兄弟姐妹一句关心,迎接他的却是分了家的茅草屋、以及独自一人撑起这个家的娘子,让他心里如何好受?

难怪她比新婚那天瘦了那么多,这段时日想必很辛苦吧?

他的腿是娘子拍板保住的。

老御医接诊第一天就说了,这双腿要是不治,最多活三年。

所以,他的命,是娘子拿人参续的!

他不欠老崔家什么。

老娘还在,每年该给的孝敬不会少,但也不会比其他兄弟姐妹给得多。

哪天老娘要是不在了,他与老崔家的牵绊就更少了。

从今往后,值得他用心呵护、缱绻以待的唯有娘子。

徐茵觉察到小瑾同志最近有些不对劲——

老崔家的人次日上门,他绷着脸,话少得可怜。

对方说十句,他言简意赅答一句,像极了崔氏常挂在嘴边的“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木讷人。

但只有两夫妻在家时,他的话其实不算少,起码她说点什么,他都会给与回应。

徐茵摩挲着下巴,百思不得其解。

“潜水”人士莫非还分场合、对象?

算了,他喜欢说就多说点,不喜欢就少说点,这又不是啥大问题。

第1022章 农门福女的懒馋坏大嫂(18)

崔氏虽然习惯了大儿子的木讷,但见他对自己一个笑脸都没有,不免来气,回去的路上对老二、老三嘀咕道:

“徐氏肯定在老大面前说了什么,要不然你们大哥会给我摆脸色?我们绕过半座村特地来看他,他不说招呼我们坐,笑脸总该给一个吧?枉费老二你还惦记他,拎了半斤点心去。你小妹说得对,上门看看就行了,送啥东西,送了也落不着好。喂给鸡吃还能给我多下几个蛋,给这个榆木疙瘩当真是白瞎钱,跟扔水里一样……”

崔氏越说越来气。

崔二挠挠头:“娘,不管怎么说,大哥腿受伤了,我当弟弟的,买点东西去看望他也是应该的。他兴许是因为腿伤的事心情不好,娘你别往心里去。大哥还是很孝顺你的。”

崔氏撇撇嘴,真孝顺就好咯!就怕娶了媳妇忘了娘,生了个白眼狼!

“咦!”

路过分给大房那两亩稻田时,老三崔季康惊讶低呼:

“娘你看,那是大哥家的稻田吧?稻穗长得这么好?沉甸甸的都快把稻杆压弯了。”

“不会吧?”

崔氏凑近仔细瞧了瞧,这的确是分给大房的两亩水田没错,可叶绿枝青颗粒饱满,一看就是肥田育出来的。

老大家的不是说成天偷懒不爱下地干活吗?连草都不愿意拔,下了几天地就花钱养了一群鸭让它们啄着吃……

“那个懒婆娘该不会嫌路远,跟别人换了两亩田吧?”崔氏第一反应是这个。

“娘你看!”崔季康指着田里走过来的一群嘎嘎叫着觅食的鸭子道,“这是大嫂养的鸭,鸭脚上绑着红绳,我那天路过村尾老屋,看到狗蛋几个帮着系上去的,这是大哥家的田没错!”

“……”

这就更难让人相信了。

一个懒婆娘,平时不爱下地,下了也没一会儿就走。

为了偷懒,还在稻田里养了一群鸭,让鸭子替她除虫、拔草。

她不丢人,崔氏都替这个滚刀肉儿媳妇臊得慌。

施肥也不积极,听说从分家到现在总共才施两次肥,而且嫌臭,施的那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肥,一次没啥臭味,一次是草木灰。连肥都不肯好好施,地能有啥肥力?

结果,就这么个懒婆娘种出来的稻子,竟然长得这么饱满?

路过老崔家的水田对照一番……没天理!太没天理了!

崔氏指天指地埋怨了一路老天爷不长眼。

路过的村民听说后,跑去徐茵家的田里一看,还真是诶!

孟瑾媳妇怎么伺弄的?

鸭子养在稻田里真这么有用?还是说有别的窍门?

各家派出女主人,来找徐茵攀交情、话家常了。

“孟瑾家的,你家的稻子长得可真好啊,你是怎么伺弄的?结的稻穗颗颗饱满,看得我家那口子羡慕极了,这不,非让我来问问。这几个鸡蛋你收下,给孟瑾补身子。”

“我家的鸡这两天不怎么爱下蛋,这是我家娃在河里捞的虾子,没啥肉,就是吃个鲜味。”

这家送鸡蛋、那家送小虾,还有几家送的是地里现拔的蔬菜。

徐茵:“……”

今晚不用为吃啥发愁了。

至于怎么伺弄的?

提高地的肥力,产量不就上来了嘛。

怎么提高?

施的肥一要充分发酵、二要种类丰富。

除了人畜粪便,还得磨点动物骨头粉、烂菜叶子鱼内脏,偶尔还要草木灰……总之种类越多越好,好比人吃五谷杂粮、鱼肉蔬菜,是不是就长得健康?光吃粮不吃肉,或是光吃野菜不吃粮是不是瘦骨嶙峋容易生病?一个道理嘛!

“……”

上门的妇人们带着徐茵的洗脑心得,晕乎乎地回了家,半信半疑地照实说给当家的听。

“孩他爹,你说孟瑾媳妇说的是真的吗?不会真的是因为懒吧?懒得去扒拉粪坑里的肥,才把吃剩的骨头、杀完鱼要扔的内脏,和一些果皮烂菜叶扔在一起堆肥,一堆还个把月,臭味都没了才想起来挑去地里。”

狗蛋爹、铁娃爹几个当家汉子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给庄稼施个肥还有那么多讲究?真不是因为懒?

但孟瑾家的两亩水田的稻子,长得确实好,平时也没见孟瑾媳妇干啥,拔草的活都交给了鸭子……

最近因为孟瑾的腿伤,她好久没下地,稻谷还能长这么好,莫非真的是施的肥有讲究?

不管怎样,跟着学了试试呗,试试又不吃亏。

于是,这两家笃信徐茵施的肥料有讲究的,跟着她捣鼓起了新式沤肥法。

其他村民虽然也听说了,但都觉得很荒唐,千百年来老祖宗都是这么种田的,祖先几世积累的经验,还能比不过一个好吃懒做的婆娘随心所欲沤的肥?

什么骨头粉鱼内脏、烂菜叶子鸡蛋壳……确定不是因为她懒,不想扫到院子外才一股脑儿丢入粪肥池的?

徐茵:“……”

对!别问,问就是姐懒!

她此刻拿着村妇们送的鸡蛋、野菜冲小瑾同志笑眯眯地说:“晚上给你煎个野菜鸡蛋饼,再拌个凉菜,前段时间做的熏肉可以吃了,蒸一盘尝尝?”

崔孟瑾不知为何,看着娘子的笑容,耳朵根有些发烫,娘子是不是很喜欢他,不然怎么有点什么东西都想着他啊?

徐茵最近都挑早晚出门,天气也逐渐热起来,家里又还有个伤患,白天尽量待在家。

崔氏连着几天都没看到大儿媳妇下地,越发觉得她想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