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2(1 / 1)

加入书签

来的观赏客——县令夫人,因苦夏,特地来大洼村小住几日,白天来徐茵家赏荷、品茶,晚上借宿里正家。

女人嘛,一旦找到共同话题,就很容易聊得来。

“荷花晒干做香料我知道,没想到还能做成胭脂?”

“没想到荷叶包着整鸡,挂上泥土烘烤,竟如此美味!”

“荷花干炸还能当零嘴?崔夫人厨艺当真了得!”

“荷叶晒干煮茶,真能减肥?”

“我只吃过干莲子煲的甜汤,不曾想,嫩莲子还能直接生吃,口感比寻常果子还鲜洁!”

彼此的称呼,也从一开始的“崔夫人”、“陈夫人”,到后面的“茵妹”、“白姐”。

县令夫人一开始是奉夫君之意,前来与徐氏交好的,起初或许有几分捧着对方的意思,但饶是她自己都没想到,处着处着竟然真的跟徐茵处出了小姐妹的味道。

两人相谈甚欢,一直秋收将至,要不是徐茵忙于秋收没空招待,县令夫人还想继续住下去。

“白姐,你今天回去是吧?那这些你带回去。”

徐茵终于盼到红薯成熟了,赶在县令夫人回去前,掏了一筐新鲜红薯,让她带回去尝尝。

县令夫人好奇地问:“这也是西域那边的种子种出来的?看上去怪怪的,确定能吃吗?”

“能!我们一开始不知道,以为是吃它的叶,别说,这叶子拌着吃当凉菜还挺爽口的。直到昨儿晚间我家那口子松土的时候,发现地里还埋着果实,瞧着跟芋头差不多,做法想必也一样。明年我打算多种点,这个产量很高的,这一筐,连一株都没掏完。我估摸着收成好的话,一亩地约莫能产十石。”

徐茵报了个保守数字。

县令夫人对亩产没什么概念,可回去一说,县令惊了。

“什么?十石!!!”

陈展鹏腾地站起来,差点连晚饭都不吃,连夜就想赶来大洼村问个明白。

担心他夫人听岔了,怎么可能有这么高产的作物?

县令夫人拉住他:“老爷,您这么着急干什么!茵妹说了,先让我们尝尝,万一不怎么好吃呢?产量再高有什么用!你看漫山遍野的野草长那么茂盛,有谁去扒来吃吗?”

“……”

陈县令这才冷静下来,吩咐厨娘拿去煮几个。

煮熟以后的红薯喷香软糯,馋得厨娘差点流口水,端上来的时候说:“老爷、夫人,这红芋闻着可真香啊!”

她见这东西表皮红红的,做法跟芋头一样,就唤它“红芋”了。

县令夫人尝了一口,眼睛亮了:“吃着更香!粉粉糯糯的,而且有一股甜味,没加糖吧?”

“没有,就清水煮的。”

“好吃!太好吃了!”

陈县令尝了一口,这下是真的坐不住了。

无奈天色已晚,只能等次日一早再去大洼村。

当天晚上,陈县令翻来覆去,激动得睡不着。

同样激动的还有里正。

他早上收到崔孟瑾送来家里的红薯,说是西域种子种出来的,和芋头一样,煮饭时放蒸屉上一起蒸熟,剥皮就能吃,也可以削皮切块和杂粮一起煮粥。

里正夫人就让儿媳妇把红薯洗了,对半切开放在饭里一起蒸,中午给一家老小分了分。

“奶,这是什么?”

“这是你孟瑾叔送来的,说是西域种子种出来的。”

“这个真好吃!甜甜糯糯的,我还想吃。”

“奶,我也想吃,我不要吃饭了,我想吃这个。”

里正掰开自己那一块红薯,分了一半给小孙子,剩下一口自己尝了尝:“味道是真不错,就是不知道产量如何。”

“下午去田里碰到孟瑾问问呗,要是比芋头产量高,明年我们也种点这个?”

于是,下午去田里的时候,里正喊住崔孟瑾,问起红薯产量,一听有十石,整个人都石化了,反应过来激动得胡子都颤抖了。

“十、十石?天底下还有如此高产的粮食?天佑我大祈朝啊!有了这个,还会饿肚子吗?”

两个激动的人碰到一块儿,都往徐茵家来了。

正在玉米地掰玉米的徐茵:“……”

早知道就延一延、别这么早报出红薯产量了,这不打搅她家秋收嘛。

“你们下去帮忙。”

陈县令大手一挥,让随行衙役们去地里帮忙。

里正也喊了两个儿子过来。

他家劳动力多,大头忙完,剩下的活不多了。

想着赶紧帮孟瑾家收完粮,详细问问那红色表皮的作物情况。

“大人,这……我们没见过,不知道怎么收。”衙役下了地,没一会儿又上来了,一脸为难。

“还有你俩没见过的?”县令惊奇了。

这俩衙役家是清河县下边山村的,自小接触着地里的农活,即使如今当上了衙役,休沐的时候也会回家帮忙下地,竟然还有他们不认识的作物?

里正下地仔细一瞧,同样很诧异:“孟瑾,你家这是什么作物?远远望过来,我以为种的是高粱咧。”

县令蓦地想到什么,扬声问:“可是西域的种子?”

徐茵:“……”

第1046章 农门福女的懒馋坏大嫂(42)

大家都成条件反射了,一见不认识的作物,就以为是西域产物。

但这就是徐茵想要滴。

西域隔山望河、路途迢迢,一般人不会真去那里求证。

“回大人,这的确是民妇在淳州府买到的西域种子,当时觉得这种子长得很特别,就单独挑出来种了两小垄。”

县令一听果真如此,连忙催衙役下去帮忙:“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帮忙啊。”

人多力量大,两垄玉米、两垄芋头很快被收了上来。

称重的时候,里正发现产量有高低,不禁纳闷道:“这是怎么回事?是地的关系吗?”

徐茵摸摸鼻子:“哦,是肥料的关系。”

“肥料?一块施了新式肥?一块没施?”

“不是,一块施了新式肥,一块施了肥力更足的肥。”

里正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嗓门都激动得变调了:“什么?还有比新式肥肥力更足的肥?”

听着像在绕口令。

县令说:“这事不急……”因为肥料的事他已经知道了,为此还带走了一把蓖麻子呢。

里正:“……”

肥料的事不急?那什么急?

哦对,高产粮种!!!

“孟瑾媳妇,早上孟瑾送来我家的那表皮红红的、吃起来甜丝丝的叫什么?亩产真能达到十石?”

徐茵迎上他们期盼的眼神:“我也是估算的,一株苗的果实全部掏出来,约莫有个二三十斤,一亩地种个三四十株苗不在话下,亩产不就有十石了?”

里正倏地亮了眼睛:“这么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