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7(1 / 1)
“噗噗……”
她说一句,儿子就吐一个泡泡,像是在回应她,把夫妻俩逗乐了。
“辰哥儿也觉得好啊?”
“噗噗……”
“哈哈哈!”
笑完继续逛。
逛到后花园:“这花园太大了,我们家不需要。”
她家有二十亩荷塘呢,那就是一个天然大花园,皇帝的御花园想必都没她家花园大。
不过这座花园里的花草虽然枯萎了,但品种都不是凡品,见根还活着,都想连土打包带回大洼村去。
宅子里的家具是清一色的红木,珍贵是珍贵,但徐茵觉得没有自家那套托老木匠打的全新雕花家私用起来舒服。
崔孟瑾就说:“那我们面完圣就回去?盖一座你喜欢的青砖大院。”
徐茵问他:“你喜欢在哪儿安家?”
“娘子在哪儿,哪里就是我们父子的家。”
徐茵乐了,捏一把他的脸颊,小嘴叭叭挺会哄嘛。
辰哥儿见状,也有样学样地伸出小爪子挠他爹的脸。
“别闹。”崔孟瑾一只手就轻轻松松把儿子两只小爪子握住了。
“噗——”
儿子凑近他吐起了泡泡,口水糊了他爹一脸。
徐茵看得哈哈笑。
崔孟瑾无奈地把儿子放到后花园的石桌上,让他坐着玩树叶。
两口子在石凳上坐了下来,手护着儿子的后背,以防他往后仰。
徐茵环视一圈,这宅子好是好,但她还是更喜欢大洼村的家,围墙不需要砌这么高,院门不需要防那么严,开门就是她家二十亩开阔的荷塘。想上山上山、想下河下河,水田旱地就在家附近,村尾踱到村口最多一刻钟。这些便利,是京城街巷里享受不到的。
再者,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伴君如伴虎的生活,远没有大洼村来得自在。
小两口便商量:京城期间尽可能低调,不出头、不冒尖,就是对普普通通有幸被陛下召见的农民夫妇,学刘姥姥进大观园,见见世面、吃顿席面就回乡!
次日,他们夫妻俩跟着陈展鹏入宫觐见了。
两口子走的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憨厚风,皇帝问啥他们答啥,譬如西域种子是在淳州府买的,沤肥法及稻田养鸭是偷懒想出来的,莲藕能吃是无意中发现的……当然了,皇帝没问的绝不多说一个字。
皇帝原本就对他们两口子有好感,毕竟为他登上皇位助了一臂之力。
见到他们以后,被他们两口子淳朴乐观的耿直风逗乐了,大手一挥,又赏赐了一波。
徐茵和崔孟瑾面面相觑。
想到自己也带了礼物来,于是把一筐木瓜和根须裹着土的木瓜树呈了上来。
“这是何物?”皇帝好奇地问。
“回陛下,此乃西域种子种出来的果子,生吃有点涩,民妇试着蒸熟了吃,软糯香甜,而且吃了以后肤色会变得白皙细腻……”
没等她说完,皇帝哈哈一笑:“吃了能让人肤色白皙细腻?此等食物,皇后和众爱妃想必会很感兴趣。”
他挥挥手,让人把筐抬下去,给各宫女人们分一分,包括皇子皇女们也分到了几个。
木瓜树就交给了园林官。
结果,就这一筐木瓜,差点让徐茵两口子险些没法脱身。
第1051章 农门福女的懒馋坏大嫂(47)
不晓得是木瓜的功效确实很给力,还是因为皇帝说了句“这东西能美白”,让皇后等一众后宫嫔妃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
加之这是陛下赏赐的,于是天天炖、餐餐吃,连着炖了三天木瓜盅,对着镜子抚摸自己的脸,好像确实白了几分,并且变得光滑了。
其中有个妃子,还在食用木瓜以后被诊出怀上了龙胎,见木瓜籽既多又绵密,欢喜得把木瓜视为多子多福、绵绵瓜瓞的吉祥果。
于是,木瓜在宫里出名了。
徐茵一家三口逛了两天京城,正准备离京返乡,又被召进宫去了。
得知原因,徐茵差点e:“……”
这算不算搬石头砸自己脚背?
带什么礼物不好,偏偏就带了木瓜?
说什么功效不好,怎么就挑了它能美白养颜的功效?
这下好了,今天皇后、明天贵妃……后宫的嫔妃们接连地召她做客。
问她木瓜怎么种的、树木长什么样子的、关键是还有没有别的吃法……
也是,连着几天顿顿清蒸木瓜,没吃吐就不错了。
前几个问题好回答,就是这木瓜的吃法……徐茵没辙——这些人哪个都不是她能得罪的,只好绞尽脑汁帮她们想木瓜为食材的美食:
试试果肉打成碎块和鲜牛乳、冰糖一起炖,或者蒸熟后捣成泥,和蜂蜜、杏仁露调着吃……反正做成甜品总不会错。
这么一来,皇后、贵妃等人更舍不得放她走了,就像贾母喜欢刘姥姥一样,她们也喜欢徐茵。
一个没有背景、打扮土不拉几、说话耿直风趣的乡下已婚已育妇女,对她们丝毫构不成威胁,相反还能给她们无聊的后宫生活平添几许乐趣。
于是,皇后等人一再劝她在京城安家,为此皇后还赏了她一座庄子,离皇庄不远,虽然不大,却是个带温泉的。
“阿瑾啊,再不回家,我感觉要被京城的繁华奢靡腐蚀了。”
这天晚上,激情褪去,徐茵趴在男人身上带着微喘有感而发。
温泉庄子啊,这个对她的诱惑力确实不小。
大洼村怎么就没发现天然温泉呢?
崔孟瑾低低笑出了声,把玩着她柔顺的长发问:“那娘子是想回去还是留下?”
“还是回去吧!”徐茵认真思考后说,“相比荣华富贵,我更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想她过去几天,每天被不同的人召见,一路行礼、磕头,人累,心更累。
“那就回去。”崔孟瑾抱着她往上揽了揽,轻柔地啄了啄她的唇角,“明日求见陛下,请他恩准我们返乡。不用额外找理由,就说冬闲将至,地里需要施基底肥,否则会影响来年产量。陛下重视农耕,想来不会为难我们。”
皇帝确实没为难他们,尽管他也挺希望他们留下的,他们的淳朴、乐观、善良以及对农耕的独到见解深深触动了他。每次跟他们夫妇俩聊天,他的心情就会变得特别好,那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开心。
但他也知道,大洼村是他们的家,那里有他们的父母长辈、邻里乡亲,硬把他们留下,不是成人之美而是夺人之好。
皇帝开了金口,后宫嫔妃们再不舍也只得放人。
徐茵一家趁皇帝没改口之前,赶紧撤。
皇帝赏赐的宅子、田产留着没动,万一崔季康或是他们的子女将来考中举人来京城发展了呢,在这儿好歹也有个落脚点不是?
崔巧巧这些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