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0(1 / 1)

加入书签

“楼上楼下起码有十几个房间,这一整套家具定制下来不便宜吧?”

“何止不便宜,贵得很!听我孙女说,这是个名牌,光一间卧室的家具就要两三万。”

“嚯!老徐你女婿哪里人?家里很有钱?”

“那肯定的!没钱出手会这么大方?我看那些电器加起来也值不少钱。”

徐父从惊讶中回过神,摆摆手说:“小姜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不过他自己争气,考上大学后没花家里的钱,生活开销都是他自己挣的奖金、奖学金。他学的是计算机还有那什么人工智能,跟着他导师做了几个项目,挣了一些钱,现在保送了华大的研究生。”

村民们恍然大悟:“高材生啊!这就难怪了!所以说读书好就是挣钱。”

回家后纷纷揪着各自的孩子耳提面命:

“还说读书没用,瞧瞧你徐伯伯的女婿,没毕业就靠读书在挣钱了!等他研究生毕业,一年少说挣个百来万。”

“你不是羡慕你徐伯伯家的大别墅,还有那一水的定制家具、高档电器吗?都是他女婿掏钱买的!人还没毕业就挣了几十万了,这就是书读得好的回报啊!”

“书读得好就是在给家里挣钱知道伐?现在不好好读书,初中毕业就只能去工地搬砖!你是想上班坐办公室、放假在家吃着西瓜看电视,还是想顶着大太阳一年没得休息地搬砖?”

村里的娃子们被家长念叨得眼冒金星。

未来几年,徐伯伯家的高材生女婿,成了他们爹妈嘴里的常客,念得他们听到这个称呼就下意识地捧起书本,有没有看进去不知道,反正效果是做足了……

老家回来,徐茵就去单位报到了。

还没开展岗前培训,局里就召集各部门开了个会,说是今年起,每个部门每个月至少派一名宣讲员,与地方种子管理部门进行专线对话,必要时还要下乡宣讲、良种推广、种子抽测等等。

今年因为是第一年,让大家自行报名,看报名情况再决定后续是轮值还是报名模式。

领导刚说完,底下窸窸窣窣交头接耳起来。

一听要外派宣讲,搞不好还要下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不乐意。

“以前都是外派出国,现在怎么还下基层?我们和基层不是两条线的吗?”

“种子质量检测部怎么也要外派宣讲?又不是宣传部,我们这工作还用得着下乡?真是有病!”

“可不是么,外派宣讲能理解,可也不用一个月一次啊,本职工作不用开展了?”

“我就是不喜欢出差才没去企业顶住压力考到现在这个部门的,结果也要出差、还要下乡?想想就烦!”

“以前即使外出开会不是出国就是首都市内,现在不仅要去其他地区,还要下基层,路远的三五天都打不了来回,手里的工作怎么办啊?”

“就是说,那么多地方种子管理部门,挨个跑能把腿跑断!我家孩子最近老生病,公公婆婆身体也不太好,我老公三天两头出差,我要是也外派出差,家里没人照顾了。所以我不打算报名,领导们安排人选的时候,也别安排我。”

领导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第一年,自愿为主,不强制。除非没有一个人报名,那没办法,工作还是要开展的。”

散会后,徐茵跟着部门同事回到自己部门,金主任召集大家到会议室开了个短会。

金主任的目光在徐茵脸上扫过,像往常一样说道:“既然是上级布置的工作,那我们还是要支持的。你们汇报一下手头的工作,能腾出时间下基层宣讲吗?”

大家挨个汇报起来,得,除了徐茵这个刚报到还没安排工作的新人以外,谁都忙得跟陀螺似的,别说外派几天,半天都抽不出空。

徐茵抽抽嘴角,这怕是把一年的工作压缩到一个月里了吧?

不过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外派宣讲,她倒是无所谓。

第1096章 校园小甜文黑化女配(44)

相反,与其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看看资料、写写报告,再不就是喝喝茶看看报跟年长大姐唠唠嗑,她更喜欢跟田地打交道。

更何况系统还给她发布了一个下基层、去农村的任务。目前她只拿到了考公上岸的500能量点奖励。

外派宣讲是吧?

她接了!

“主任,既然大家手头的工作都很繁重,不如派我去吧!我今天刚报到,手里还没安排任务。”

金主任就等着她这句话呢。

虽说是他侄女自己面试成绩不理想才无缘国考,但心里多少堵着一股郁气,本来倒也没想给徐茵下马威,这不是正好嘛——上级让每个部门出一个人外派宣讲,新人就该吃点苦。

他乐呵呵地说道:“既然小徐毛遂自荐,而其他同志都有工作要忙,那这次就辛苦小徐了!”

有了一次经验,以后再派她下乡不也有了合理借口?

金主任眸光闪了闪,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徐茵点点头:“那我什么时候去?具体做什么?地方是自己选还是局里安排?”

“……”

金主任被她问懵了,这人真的一点都不在意吗?

还是说她觉得外派是个轻松活?还有油水捞才这么迫不及待?

那就错了!外派看似不用坐班,但比坐班辛苦多了,外派出国好歹还能走出国门,去其他国家长长见识,这国内的外派有什么好的呀?路远的可能要颠簸一天,而且基层的种子管理部门又不像别的部门,哪有什么油水可捞?

至于下乡,就更是份苦差事了,搞不好还要下大田抽检种子的出芽情况。

金主任心里冷笑,面上却把徐茵夸成了一朵花,说她有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年底推荐先进科员,他第一个推荐她。

其他科员心里有没有不乐意不得而知,面上哗哗哗鼓掌。

徐茵就这么在报到第一天成了种子管理局一名年轻富有朝气的外派宣讲员,第三天就带着介绍信奔赴地方基层去推广新种子、宣讲《种子是农业芯片、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去了,同时还担负着抽检市面上流通的种子种苗质量以及查看田里的种子出芽率等情况的任务。

这些,在别的外派宣讲员看来无比头疼的任务,对徐茵而言,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唯一苦恼的是——明明考进了首都的单位、想着周末能跟小瑾同志约会,结果上班第一周,就放了姜佑瑾鸽子。

徐茵做好了“割地赔款”各种哄的打算。没想到他最近也很忙,手头有个很赶的项目,他又是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周末她若过去,他还不一定挤得出时间陪她。

听他这么说,徐茵连忙回了一句语音:“那你安心加班啊!回去给你带丰州的特产。”

她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