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4(1 / 1)

加入书签

吃东西,早就饿了,简单煮碗阳春面。

好在大家心情很好,哪怕只是不沾荤腥的清汤面也吃得很香,吃完各自洗漱休息。

徐茵回到三楼,打算去水房接盆水擦个澡,看到周娇妈站在自家门口左看右看,她挑挑眉走过去:“婶子,这么晚了还没睡啊?”

焦冬梅吓了一跳:“……是你啊?我是看这么晚了你家还没亮灯,小阳台也没放炉子,寻思是不是出啥事了……你回来了,你爸妈呢?不会还没收摊吧?”

“不啊,早就收摊了,我爸妈搬去一楼住了,出入方便点。”

“啊?搬去一楼了?”焦冬梅转念意识到,哦,徐家花两万块买了两间房,先前还感到幸灾乐祸,这会儿却有些羡慕嫉妒,“一楼还有空房间啊?”

“正好有人搬走,腾出了一间。”

“那你家现在住得空敞了。”

焦冬梅心生一计:

“茵茵,那你一个人住这里会不会害怕啊?要不让我家娇娇过来陪你?”

她家一间房四口人,实在有些住不开,要是能让女儿搬过来,再带几件不常用的家具过来,家里也能宽敞点。

“不麻烦了,我胆子大。”

焦冬梅还想说什么,徐茵拿钥匙开了门,一进屋就把门关上了。

门板差点贴上焦冬梅的鼻子。

她愤愤哼了一声:“不用就不用,摔门干什么!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徐茵进屋就去了里间,别说没听到焦冬梅的嘀咕,就算听到又怎样?两家人最好井水别犯河水。她带着爹妈辛辛苦苦创业卖烧饼,可不是来给女主一家做对照组的。

现在这间房就她一个人,徐茵总算可以享受一把独处的快乐了。

她放出清洁机器人,上上下下爬了一遍,除掉天花板的蛛网、灰尘,又把墙面、地面清扫干净,换了一副蓝白格子的棉布窗帘,床上用品也换了一套。

书桌上添了一盏台灯、一面石英钟,贴墙放了个竹书架,角落是一台可伸缩的鸿运扇。

这里以后就是她的私人空间了,通往外屋的门锁被她换了个新的,就算马春芳上来用缝纫机,也没机会进里屋。

忙完这些,她拿出大浴盆,舒舒服服泡了个温泉澡,上床进入了梦乡……

第1203章 九零年代对照组(13)

之后几天,徐家两口子起早摸黑,每天出两次摊,烧饼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托老天爷的福,最近几天基本都是晴好天气,即使有雨,也是午后一两点下一场雷阵雨,下完又放晴了。

见闺女的钱盒子越来越饱满,马春芳的心气也越来越高。

她每天睡前都会算一会儿账:“……今天毛利破四十了,我想出来的牛肉烧饼卖的也不错,这个月总毛利要是能有一千二,闺女会不会给我们一人发三百?工资三百,奖金二十……我再想想,还有什么馅儿能做烧饼,争取这个月奖金能拿五十……”

徐伍一每天都是听着媳妇嘀嘀咕咕的算账声进入梦乡。

六月最后一天,一家三口正要出门去老地方出摊,听邻居说:“小马,大门口蹲着个小年轻,说是你娘家兄弟,你快去看看吧。”

“啊?我弟弟来了?”

马春芳心里咯噔一下。

这几天她一门心思扑在烧饼摊上,早出晚归,上床后想着今天又赚了多少,想着想着就迷糊过去睡着了,闹钟一响就要起床去菜市场买肉剁馅,把弟弟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完了!这是被债主追得无路可躲,躲到自己家来了。

马建兵确实是被债主逼得没地方去,才来城里找大姐的。

他是搭运石子的货车进城的,天没亮就到了,又累又饿,又不知道大姐家究竟住哪间,只能蹲在职工大院的门口等。

“大姐,你忘了答应我的事了吗?”

马建兵被马春芳领回家,一脸幽怨地瞪着出尔反尔、害得他计划泡汤的大姐。

马春芳有点心虚:“这个……一会儿再说。”

“说啥呀?”

徐茵站在两人面前,打量了一眼便宜舅舅,胡子拉碴、两眼布满血丝,一看就是输红了眼的赌徒。

她朝马春芳努努嘴:“妈,爸等着你出摊呢,你们快去吧!舅舅我来招待。正好,我本来就打算这两天回姥姥家接弟弟的,既然舅舅来了,就让他陪我去吧,你俩安心卖烧饼。”

“不是,我刚来……”

马建兵一听要回木须镇,当即想反驳,他不能回去,回去不得被债主逮个正着。

“来来来,舅舅,我给你煮碗面。”

她拉着马建兵进了屋:

“舅你喜欢甜口还是咸口?喜欢吃甜的我给你煮个溏心蛋,喜欢咸的我给你煎个荷包蛋……”

马春芳见闺女招待得挺周到,心里松了口气。

再一看时间不早了,不能再耽搁了,有什么事回来再说,急匆匆地跟着徐父出摊去了。

“茵茵,你爸妈干啥去了?”马建兵不解地问。

“我妈没跟你说吗?她和我爸都下岗了,这不找了个营生,起早就要出门,晚上回来时路灯都亮了。”

这她可没撒谎,确实是早出晚归,只不过中间可以补个觉,歇上几小时。

下岗这事,马建兵当然听说了,不然也不会知道他大姐手里有两万块钱。

这次来,就是想要这两万块。

他想好了,拿到钱就和村里的矮脚阿虎一起,坐火车去南方,再想办法去澳门。听说澳门是赌城、是博弈天堂,运气好能发大财。

到时候不仅能把赌债还清,还能存下一笔钱讨媳妇。

他也想戒掉赌瘾、讨个媳妇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正常生活,不想天天被债主催得东躲西藏。但没钱翻本怎么还债讨媳妇?只能对不起他大姐了。

“茵茵,你爸妈在哪儿干活?我……”对上外甥女清澈的眼神,马建兵编不出谎了,支支吾吾地说,“我、我找大姐有点事。”

“舅舅你先吃,吃完再说。”

马建兵确实饿了,接过徐茵端给他的荷包蛋汤面,大口吃起来。

吃完最一抹:“茵茵,……”

“舅舅,你等我会儿。”徐茵洗了碗、收拾干净灶台,拎上一个小布包,锁好门窗,“走吧舅舅。”

马建兵便以为她是带自己去找大姐,屁颠颠地跟了上去。

“茵茵,你爸妈干活的地方很远吗?”

怎么又坐电车又坐三蹦子的,这还没完,到了客运站,被外甥女催着上了一辆中巴。

这中巴瞧着有几分眼熟。

马建兵一边问一边看,蓦地,看到了售票员座位上一块木制站牌,鲜艳的红油漆写着目的地,沿途招揽乘客用的,上面的站名他可太熟悉了——木须镇。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