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抓捕悍匪!(求追读求好评)(1 / 2)
肖文华擦着眼泪,叹息道:“写的太好了,太感人了,比《班主任》和《伤痕》写的都好!”
赵雪柔赞叹道:“这一篇《牧马人》,分量太重了,能压得住所有的伤痕文学,一旦发表肯定能引起轰动!”
1977年11月的《人民文学》发表了刘新武的《班主任》,引发轰动。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又刊发了卢鑫华的《伤痕》,在沪上读者群体当中掀起了一阵阅读狂潮。
《文汇报》在短时间内将当期报纸加印至180万份,依旧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要。
《伤痕》的影响力随着读者们的阅读和讨论在国内迅速扩大,不仅是读者群体,文学界、文化界也开始讨论起这篇小说。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红遍大江南北。
紧接着,竹林发表《生活的路》、叶新发表《蹉跎岁月》……类似主题的作品层出不穷,蔚为壮观!
这一批作品,引发广大读者尤其是知青和下放干部的强烈共鸣,在新时期文学史上叫“伤痕文学”。
“没错,以往的伤痕小说大多把那段过往岁月看作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