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合议(1 / 2)
五、合议
卫官的职责在於管理定国中的军队,所以除了直属於国君的居所卫队是由枢官管辖外,定国内的防务多半与其有关。
正因为如此,早些时间有人经由定邑城东门离开,并经过了几个领地的讯息便是回传到了卫官府上。
若是平常,卫官吕直仅会确认了事,但这回的事情有些不同。
那是夫人身边的人,手持祝官给的印信通关,这就是一些引人遐想的事情了。
来自王畿的那位夫人b起定国夫人的身份,其实更坚持她作为公主的高贵身份,只有在面对儿子的时候会b较和善,没那种跟定国人谈话都是浪费时间的感觉。
只是那位继承尊贵王室血缘的公子已经不在了,想必那位夫人更是对定国的人事物都无法忍耐了吧,这才有了如此一事。
否则夫人会向祝官索要印信的这种事情,可是连想像都觉得不太可能的事情,更别说大疫期间禁止人员在各地通行的要求,就是祝官主动提出的,连夫人派出的信使也毫无例外,吕直还为此处理过几次夫人的使者在祝官府外骂街的事情。
说到底,二人之间名义上是母子,但深究其关系的话则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哪怕双方对此都不太在意,可两者之间就是势如水火也不会有人感到意外──一方是轻慢自矜,另一方则是恭敬不亲,与正常的母子关系也相差甚远就是。
在大疫已去的今时今日,让那位夫人排解一下心中的压力,以免又闹出什麽事情来也不算坏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吕直将这件事情抛在脑後不久,马上就接到了另外一件大事。
这件事情是守在南门的值夜人员听闻鸣镝声後,听闻是孟少侯有急事需要传达,m0黑缒城而下,确认无误後这才向上通报的讯息。
这一来一往之间耽误了些许,不过吕直对此甚表赞赏,毕竟就传回来的消息而言,谨慎行事并不为过,更别说孟少侯先行一步返回仪官府,也足以确认当事人之真伪。
因为这道传讯,本打算睡下的吕直换了一身戎装,抓着长剑挂在腰间,便是在护卫的簇拥中离开官府,往城中偏北的公廨而去。
平时有事会按各官职守分配,除非是大事才需要回报国君,可今时今日之事则是超过了一介官员能决断的范围,所以才需要集合诸官至公廨合议。
哪怕这件事情在此後多半都与卫官吕直有关,但这是规矩,所以吕直最多是吩咐了一下防务,便是进入公廨中静候。
吕直对此并不意外,毕竟自己的官府最为靠南,先得到消息自然会早一步,更别自己基於防务本就较晚就寝,b之今天午後还参加的祰天仪式的那两人来说,可谓是JiNg神十足。
差遣左右点灯後,吕直在自己的位置上入座,望着正对面的空席思考──枢官会不会出席呢?
虽说枢官的职责在於掌管国君府邸,以及管理内府的相关事务,说是国君家里的总管也不为过……表面上是这麽没错,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枢官同时也负责替国君监视其他侯伯,更在合议中占了一席。
换言之,枢官的职责在於控制五官之间的平衡,避免五官的力量凌驾於国君之上,所以枢官会随着国君更迭而去留,只因这个职务必定是国君的亲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在国君无法亲自视事时,由枢官代理并非罕见之事,但这样一个国君身边的要人却显得过於沉默,无论是将国君之权放在公子召身上,还是如今由公子羽代掌君权,都不见枢官出面。
更别说是今日午後本应由枢官出面的祰天仪式,他也只在府中接见祝官,而没有随同前往进行仪式。
事实上,从国君卧床以来,那位枢官连自己的官府都很少回去,简直像是要一刻不离的守在国君身旁一般。
这算是异常还是正常,吕直不好判断,但做到这个程度着实是启人疑窦。
一刻之内,仪官孟彻与户官于辰相继到来,於位上坐定。
吕直看向与入口相对的,位於厅堂内侧的那扇门。
倘若府中有人要来,多半会从此门出入,只是那门没有任何要开启的迹象。
最终,有人开口中断了这遥遥无期的等待。
「祝官仍在祰天,枢官似乎不会来,那便由我们来讨论如今这回事吧。」
开口的是孟彻,而于辰亦颔首表示同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对此,吕直换了个较为轻松的坐姿,同时将佩剑搁置一旁。
「野人渡河而来,其数量得等到天亮才能确认,但就现场回报而言,其数不下於百人,就不知道卫官怎麽看?」
吕直不喜欢孟彻此人,哪怕他总是一脸严肃,然而言行举止总让人觉得他心有算计,并非那般公正不阿,可那是私事,所以吕直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
「肯定不止,昔日野人侵入之事不少,可最少也有一二百人,多半是在附近领地侵扰即止,少了战力不足,多了行动不便。然而那是以往出现在定邑左近领地的状况,今时今日他们竟直接在定邑南岸渡河,其势必然不小,否则是来送Si的吗?」
户官仍是颔首同意,就吕直所知,坐在斜对面的那个头矮小的身影老是被野人SaO扰的问题所扰,得不断确认损害状况,甚至是会不会影响到秋收而苦恼。
「那照前例来做吧,卫官阁下天亮後点兵出击,将那群野人击退,如何?」
「不妥。」
吕直才要开口,听到这声音打断,不由得望向如此发言的户官。
「祝官仍在城南,单就祝官府的护卫未必能与野人交战,必须派兵援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