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秀才来投(2 / 2)
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可以“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为了实现当官的梦想。历史上诸多的文人都刻苦学习,希望在科举场上一朝成名。可是朝廷入榜人数有限,大多数的考生名落孙山,只能多次考试才能得以圆梦。落地的文人大多五谷不分,身体瘦小,靠力气吃饭是被文人看不起的。
所以落第的读书人谋生的职业最常见的是教书。这种职业,是孔夫子开的山,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个个都收费。
还有一种职业叫师爷,给官老爷当幕僚,据说也很滋润。
发达地区的读书人,还可以经商。
但比较省事的挣钱方式,还是卖文鬻画。卖文有两种,一种是写书、编书,一种是卖字。当年,苏轼一幅字就可以换几十斤上好的羊肉。
除了上述几种出路外,还有一部分读书人给人当账房、做会计。当然,除了这些正经职业以外,也有不少读书人干起了“旁门左道”的勾当。比如空手套白狼,混吃混喝,仗着自己会写几个字,到处冒充才子;也有人装神弄鬼,给人测字、看风水,实际是唬人骗钱……
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王法终于风尘仆仆的到了江城,然后好好休息了一晚,没有与马炎舞进行两人运动,不沾荤腥,只是吃素!
第二天王法便开始对外招聘教书先生和账房先生,薪资待遇优厚,一个月五十两银子。时间过去不久之后陆续有落魄的读书人上门求职,王法都以礼相待,全部留下。毕竟在古代不是人人都可以读书,在古代读书很不容易,因为在印刷术和纸没有发明之前,一般人是读不起书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