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改革内政7(2 / 2)
当然这样规定之后的问题就是能否顺利执行下去,不会出现武力夺权的兵变事件。
前世历史上唐朝有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由当时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内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射杀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太子李建成的六个儿子,除一人早亡之外,其余五个全被李世民诛杀;齐王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也无一幸免,而且其妃子杨氏还被李世民霸占,并与之生下十四子李明。
据《唐史》记载,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都是十恶不赦的小人。而且他们二人经过李世民的抹黑,成了不学无术的皇二代。其实不然,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从太原起兵到李渊进入长安称帝,李建成的功业并不亚于李世民,而且李建成当了皇太子后,李渊时常让李建成主持日常工作,学习做皇帝,甚至可以说李建成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经验至少要比李世民丰富得多。
宋朝有烛影斧声,是指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大病,召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赵光义知晓后未召进宫)。两人在议事之时,有人在窗外看见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趋避之状,又听见宋太祖赵匡胤拿着玉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次日,宋太祖赵匡胤暴毙身亡,弟弟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有人说赵光义谋害哥哥篡位,又有说赵光义是以“金匮之盟”(约定兄终弟及的协议)合理合法继位。可是,从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对待三弟以及侄子们的表现来看,他确有杀害哥哥篡位的嫌疑。三弟赵廷美本来受封魏王,可在宋太宗一朝屡受打压,被贬为涪陵县公,忧愤成疾,吐血而终。太祖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一个被训斥自杀身亡,一个莫名其妙而死。这些潜在的皇位继承人死光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