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满洲大兵?吓唬谁呢(2 / 2)

加入书签

到了永历六年(顺治九年),八旗军中的经验丰富、功勋卓著的大将几乎都已死光。

而承袭了他们爵位的后代,既缺乏战斗经验,又狂妄自大,并不能很好地替代那些八旗宿将。

于是,对南明的抗清势力的作战中,清廷越来越倚重汉军和绿营,采取以汉制汉的策略。

可以看到,在占领江南和与西南大西军的战斗中,几乎都是三藩和汉军,以及绿营在出力。

八旗兵将在多数的战役中,基本上处于二线,只是起到监军作用。或是在最后接近胜利时才出动,抢夺已经到手的功劳。

到了三藩之乱时,满洲八旗的战力低下,终于全部暴露,绿营成为了征战的主力,清廷也不得不放松对他们的监督和管制。

要知道,虽然清廷采取以汉制汉的策略,但对全是汉人组建的绿营,还是深存防范之心。

自康熙年间开始,便不允许各省绿营军使用各式火炮,只可以使用鸟枪、抬枪等小口径火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