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召见郑使,八闽酬功(1 / 2)
“如果能有数月的时间,我军的武器装备又会提高一个档次。”黄立放下兵工厂送来的报告,轻轻摇了摇头。
燧发枪的打造还是比较顺利,从火绳枪到燧发,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主要是思维上的闪光。
有了坩埚炼出来的弹性钢片,以及高碳钢的模具、钻头。
再加上广东,或者是佛山雄厚的冶炼技术基础、工匠储备,现在每天已经能够打造出百枝燧发枪。
通过技术交流和工匠互动,川东、昆明、贵阳兵工厂也开始打造,但产量稍逊于广东。
新制造的抬枪,也开始直接使用燧发装置;已经装备部队的,则将分批进行更换改造。
昆明生产的触发引信的火箭弹,已经制造出数百枚,运往川东,再有半月的时间也能装备水师。
广东生产制造的,只有两百多枚,全部列装海军。随着工艺流程的顺畅,操作熟练度的提高,产量还会稳步增加。
“光复广东不过二十多天,竟然有了如此喜人的变化。这恐怕就是发动起来的民众的伟力,他们全力支持着明军,不过是希望着生活安乐,不再留着金钱鼠尾,在异族残苛的统下艰难生存。”
黄立知道,这与缴获的巨额财富也有很大的关系。没有让人白干活儿的道理,激励措施更不可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