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镀银镜,普及教育(1 / 2)
正因为有长远的考虑,现在与倭国谈海贸,都是暂时的虚以委蛇。抢的才好的呢,最省力。
至于《归化法》的试行,不过是表面上的文章,要起到作用的话,没有几十年是不可能见到效果的。
所以,黄立还有密旨给丁调鼎和陈进才,看后即焚、不留证据的那种。
劳力是开发的必要条件,南洋那么大地方,靠国内的移民肯定是不够的。而国内也需要劳力,确切地说,是挖矿冶炼等工作的苦力。
黄立希望《归化法》的推行,能够引起缅人和越族的反抗,然后就能杀一批、抓一批、驯服一批。
敌人不冒头,才不好办呢,总是要提防。这是一次高压,就象剃发易服一样,黄立想看看缅人和越族的反抗有多强。
为什么叫试行,就是试试行不行。如果行,以后便是开疆拓土的模式;不行,咱再想办法进行完善。
完全强力的占领,不是不行,但黄立觉得西方殖民者能用不多的人控制那么大的地盘,有些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关键是大明现在的人口太少,只有两三千万。在国内的土地资源不显得紧张时,开疆拓土的动力就远远不够。
所以,海外拓土的时候,杀戮太多并不符合利益的最大化。要知道,南洋的大片土地,都是地广人稀。不管是耕种,还是开发,都需要很多的人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