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南洋华人火枪营(1 / 2)

加入书签

阳光温暖,却不灼人,是比较舒适的温度。

但汗水还是不断流下,江度芳却只是抬袖一擦,便继续着机械的装填、射击、后退等动作。

一排排的火枪兵整齐列阵,如波浪般起伏,演练着前进射击等战术。

这是一营三千人的新建部队,从南洋各地招募来的华人青年,便有两千多。婆罗洲、霹雳、柔佛等等,几乎包括了大多的南洋诸国。

这些华人青年的大多数都家境殷实,是海外华商的亲戚族人。商人的眼光长远,嗅觉灵敏,已经意识到现在的积极参与,将来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训练数月,在台风季结束后,这一营部队将北上参战,以积累实战经验。大概到明年,他们便将返回海外,成为当地华人武装的教官。

明廷提供武器,或派出教官,由海外华人先在当地自建武装。或是自行占地经营,或是接应明军占领,成为统治地方的中坚力量。

除了进入军队的华侨青年,还有一部分华侨被分到兵工厂,学习制造火枪和弹药。

黄立对于海外开拓的谋划,是全方面的。既要靠大明的水师和军队,也要依靠当地的华侨华人。

历史上的“下南洋”,早已有之。而在明末清初时期,才呈现出大规模的迁徙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