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宗教世俗化(1 / 2)

加入书签

想要挣饷粮养家口,当兵是最简单直接的选择;想要有更好的生活,或者说是上升的空间,成为明人,跨越入籍这道槛,才能看到真正的希望。

别谈什么民族大义,也没有太多的家国观念。在那个时代,对于南洋诸国的民众来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历史上,英国佬为什么能组织起几十万的印人军队,替他们镇压印人,维持统治,不过是因为能发放丰厚的报酬。

现在,对于大明帝国也是一样。只要钱粮充裕,就不缺为大明卖命的军队;只要能当官儿,就不缺卖力表现的土著。

明军金贵,多起到监督和震慑作用,以后的征战中都尽量少用。附庸兵随时可招,尽管要经过考验,但数量不用担心。

杨生芳此时不仅收到了万岁的书信,还等到了穿越马六甲海峡,远航槟榔屿、仰光,返航回来的海军将领陈辉。

此次远航,由郑瓒绪、陈霸、陈辉率领,共计十一艘主力战舰,三十余艘其它舰船,三千海军陆战队。

这是一支浩荡且强大的海军舰队,其中一半的舰船将在仰光停驻,与在当地打造的船只一起,组成印度洋舰队。

“我军要槟榔屿和航行途中,消灭了数支海盗,缴获大小船只四十余艘,俘虏海盗四百余人。马六甲的荷兰人望而生畏,对路过的我军,表示了和平的态度。”

陈辉也原是郑氏旧将,降清又投明,与郑瓒绪、陈霸等人都被派到南洋征战,以避免与郑经等将的矛盾和冲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