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3(1 / 1)
('
正院坐席。
之后倒没再出甚幺蛾子,安安稳稳地吃完了寿宴。
*
姜椿跟宋时桉才刚回到丹桂苑,留在家里看家的桂叶就递上来一封信,以及一包东西。
禀报道:“奶奶,齐州府那边送来的信件跟包裹。”
姜椿接过信来,看到信皮上写的“表姐亲启”四个大字,就晓得这是王银儿的信。
她连忙拆开信封,展开信纸快速浏览起来。
首先是报喜,王银儿说姜柳与江贺年已经于正月二十二正式定亲,婚期定在十月初八。
姜椿抬头对细心的桂枝说了一句:“我堂妹今年十月初八成亲,你记得提前一个半月提醒我打发人给她送添妆礼。”
堂妹成亲,她这个已出嫁的堂姐必须得给添妆礼。
桂枝连忙应是:“好的奶奶。”
姜椿垂首,继续看信上的内容。
看着看着,忍不住嘴角上扬,露出个开心的笑容来。
坏消息是王银儿暂时来不了京城。
好消息是她给自己寻了门好亲事,对方竟还是齐州府知府顾嘉弋。
顾嘉弋今年三十八岁,年龄恰好是王银儿年龄的两倍。
他是京城春鸢巷顾家的庶子,家中嫡母和善,见他有读书的天分,特意帮他寻了个好先生,还包揽了他读书所需的一应花销。
而他也没辜负嫡母的栽培,二十岁就中了进士,在官场沉浮十八年,于去岁升任齐州府知府。
当时齐州府才刚结束饥荒,前任知府留下一个烂摊子等着他收拾。
事实证明他算是个有能力的,在他的领导下,齐州府渐渐恢复了以往的生机。
照这么下去的话,明年年底考绩,他指定能评个优。
他这个年纪显然不可能没成过婚,不过他娘子五年前就病故了,家中一儿一女留在京中,养在他嫡母华氏跟前。
是他主动上门求娶王银儿的。
王银儿把她身有残疾,不能怀孕生子的事情说了,他也不改心意。
王银儿出银钱,托郑艺找人帮忙打听了下这位顾知府的为人,又与他正经相看过一回,觉得他这人还不错,于是写信进京询问姜椿的意见。
虽然长相跟为人处世很对王银儿的胃口,但她也晓得官场错综复杂,她若是贸然答应,恐会有后顾之忧。
这显然是原著里没有的事情。
原著里王银儿没有姜椿强势干预,王家不肯出银钱替她请医问药,因此落下严重残疾。
她瘫在炕上,便是有再多的本事也没法使,好容易攒的银钱也被奶奶曹婆子搜刮一空。
虽然姜溪这个亲娘会照顾她,但她还是双腿渐渐萎缩,浑身长满褥疮。
最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死于褥疮感染,年仅二十二岁。
这辈子的境遇显然大不相同,她不但站了起来,还能连续走半个时辰路了。
除了不能生孩子这一个后遗症,可以说几乎对生活没太大影响了。
如今甚至还有机会嫁给知府这样的从四品官员,当上诰命夫人。
说句一步登天都不为过。
姜椿替她高兴,但也心存担忧。
她转头问宋时桉:“齐州知府顾嘉弋此人,夫君可了解?他求娶王银儿,王银儿写信来问咱们的意见。”
', ' ')('宋时桉想也没想便道:“可嫁。”
姜椿拿胳膊肘轻拐了他的胸堂一下,嗔道:“你就不能多说点?这个时候玩甚惜字如金!”
宋时桉伸手捏住她的胳膊,边把玩她胳膊上的软肉,边解释道:“此人为官清正,没干甚贪污受贿之事,能力也还算不错,当得起知府一职。”
姜椿白他一眼:“你说的这些都是他在官场的表现,人品性情如何呢?”
宋时桉就爱她这小辣椒的模样,被瞪后不但不恼,还凑过去在她唇上亲了一口。
轻笑道:“人品性情也还过得去,从未听说过有谁说他的坏话。”
姜椿琢磨了片刻,断言道:“没人说他的坏话,说明这人心思沉稳面面俱到,确实可嫁。”
她心知肚明,这顾嘉弋显然不可能是看上了王银儿这个人,之所以登门求娶,看中的还是她这个宋家大奶奶表妹的身份。
这也正常。
否则人家堂堂从四品官员,还是大户人家出身的郎君,为啥要娶个当过丫鬟的小镇女子为妻呢?
王银儿虽然生得不错,但也只是在红叶镇地界上数一数二,放到京城这地方,可就不够看了。
而且王银儿想必也不是瞧上了他这个人,要真冲着人去的,她完全可以找个年轻俊俏的小郎君。
毕竟她手里银钱不少,年轻俊俏却家境贫寒的小郎君多得是呢,只要她对外发话,肯定有不少人上门自荐。
她看中的应该是他的家世、官职以及已有子嗣的鳏夫身份,算是个不错的依靠。
他们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跟姜柳那桩婚事,其实是一样性质。
其实包括达官贵族家联姻,其实也是这么个性质。
大家看中的都是对方的身份,而不是所谓的两情相悦。
当然,两情相悦的婚姻也不是没有,但毕竟是少数。
既然宋时桉这老谋深算的家伙都说可嫁了,姜椿也没拖延,立时叫桂枝磨墨,自己提笔给王银儿回信。
王银儿好容易才寻到个满意的目标,自然是早点定下来为好,免得夜长梦多。
写完信,她靠坐到宋时桉怀里,开始盘算两个田庄的事情。
已是二月,春耕要开始了。
她笑道:“二弟妹给我的那两样番邦粮食种子,我打算将它们分别种到两个田庄里,夫君你看如何?”
宋时桉笑道:“娘子看着办就成,又何必问我呢?你看你夫君我像是懂种田的人儿?”
姜椿失笑:“还真是,果然问你等于白问。”
宋时桉轻笑道:“我虽然不懂种地,但官场的事情我还是懂的。
好叫娘子知道,你夫君我打明儿起,就不去翰林院坐班了,而是要去吏部坐班了。”
姜椿惊讶道:“啊?夫君你调职了?”
宋时桉云淡风轻道:“对,你夫君我现在是吏部右侍郎,正二品官衔。”
姜椿顿时欣喜地跳起来:“哎呀呀,这么说来,那我岂不是也跟着水涨船高,变成正二品诰命夫人呢了?”
第124章
姜椿上午得跟着虞安城练功, 分两个下午去两个田庄瞧了下情况。
事实证明,不实地考察就制定种植计划,实在是不靠谱。
首先去的是名叫小河庄的庄子, 因庄子中间有条小河流经, 因此得名。
小河庄有五百亩地,属于两个庄子里头略大的那个。
其中有四百亩地都佃给了佃农种着, 好在之前户部虽然将这田庄给发卖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