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1 / 1)
('
只要刘彻在,刘彻还活着,他一定会踏平匈奴。
刘挽默默的低下头,有时候真应了一句,时也,命人。
想想史书上关于霍去病的种种记载,十八岁率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勇冠三军,封为冠军侯!之后数次深入匈奴腹地,封狼居胥,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年纪轻轻的霍去病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风头无二。
无人不诧异刘彻对霍去病的喜欢和宠爱,总觉得像刘彻这样疑心重又薄情寡义的皇帝,不可能会这样的喜欢一个人。
而且,在霍去病之后,再也没有一个人得到刘彻的盛宠。霍去病的一生就像流星划过天际时一般,璀璨明亮却又短暂无比。
“辜负朕,挫我大汉军心者,岂能容他苟活于世。”刘彻心下得以安慰,可是,刘彻在心底里也越发坚定一条,连一个孩童都懂的道理,身为大汉的将领却犯下这样致命的错误,绝不能活。
刘挽知道,王恢必死无疑。她所遗憾的是,聂壹那样的人物终是没能保住。
聂壹的死,细节上刘挽没敢问刘彻,包括刘彻究竟有没有派人去保护聂壹。
一个愿意为大汉作饵的义商,败在大汉的将士手里,听起来何尝不是讽刺无比。
不怪刘彻生气,刘挽何尝不气。
刘挽没有别的可做,哪怕是祭奠一番聂壹她都做不到,只能私底下同卫青提起此事,卫青意味深长的瞥过刘挽道:“聂家的人不是卫家能去交往的。”
着重咬着卫家两个字,叫刘挽打了一个冷颤,也让刘挽意识到,她和卫家,看似一体,实则也有区别。
有些事刘挽不管怎么做都可以,卫家却不行。如聂家的事。
刘挽如果因为聂壹的大义,想让人去安顿聂家,避免聂家因为聂壹之死遭受损失,就算刘彻知晓也未必怪罪。
一但卫青去做这件事,落在刘彻的眼里相当于是什么?
结党营私。亦或者对刘彻有所不满?
第47章 秘密
无论是哪一颗怀疑的种子一但在刘彻心里种下, 一时半会不会怎么样,将来某一天,某一个点,极有可能爆发出来, 卫家面临的将是天子之怒, 彼时......
“我没人。”卫青一句话, 他相信刘挽懂得。刘挽无奈的摊手表示, 她没有人。
正是因为缺人,刘挽只好同卫青提出, 希望自家舅舅助她一臂之力, 从而忽略卫青方才所指的潜在问题。差点她把卫家坑了。
“公主最亲近的人该是陛下。无事不可对陛下所言。陛下对马邑之谋虽然愤怒, 陛下所恨的并非聂家人, 公主心存仁慈,只想知道聂家人的结局,并无他意,陛下不会疑心。”卫青和刘挽分析着, 也是希望刘挽养成凡事多靠着刘彻的习惯, 哪怕他们都知道,刘彻这个为君为父的未必可靠。
刘挽是如何也没有想到,卫青突然开始教她如何同刘彻的相处之道。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呆滞的并无回应。
卫青以为刘挽没有听明白,干脆说得越发直接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能给我们的, 也能收回去。”
', ' ')('得, 刘挽明白了, 自家的舅舅十分清醒, 不仅是对自己有自知之明, 对刘彻也有一定的认识。
他太知道刘彻是什么样的个性了。为此,每走一步皆小心谨慎。
也就不怪历史上的卫青能够得到善终。
虽然在霍去病去后的十余年里,刘彻明明还想打匈奴,却不敢再用卫青。当时的卫家已然权倾朝野,卫子夫是大汉的皇后,生下的儿子刘据是大汉的太子。卫家一门五侯,再用卫青,刘彻不怕无人压得住卫青?在他手里依然有一个失控的外家,令大汉再次陷入外戚专权的境地?
刘彻一回一回的受尽外戚专权的痛,无论是谁都休想再触及他的底线,任何人胆敢打大汉权力,以为能够专权,企图动摇他的江山,他的权威的人,他都不会允许他们存在。
一切,并没有发生,卫青却已然看破,明了刘彻的为人。早早已然先一步做到谨慎小心,刘彻不想让他碰的事,他一概不碰。
刘挽默默低下头,亏得她自问对刘彻有所了解,听听自家舅舅的话,她不应该为之惭愧吗?
“舅舅,我记下了。”刘挽连忙向卫青保证,人没有有什么关系,她没有的人,可以顺势向刘彻要呢。想必刘彻不会吝啬于施恩于人,以表明对于忠于大汉,和有损大汉的人都是什么样的态度。
卫青很是欣慰,刘挽明白了是一件好事,暂时对卫子夫来说,三个女儿里,相对能够改变卫子夫处境,有助于卫子夫的人是刘挽。
不错,卫青希望这样的局面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像刘挽这样聪明的孩子,得刘彻之心,对卫家或者卫子夫本人都是一件利事。
刘挽受教,寻着一个合适的机会,刘挽在刘彻面前提起聂壹,不意外看到刘彻稍变的脸色。
“聂壹先生为大汉而死,马邑诱敌虽然失败,非他之过。先生惨死匈奴人手中,是不是应该派人慰问他的家人,以示父皇对忠于大汉,为大汉舍身忘死之人的重视?”刘挽轻声说来,显得有些闷闷的,毕竟聂壹死了,为大汉而死的。
然而让刘挽没有想到的是,刘彻却道:“聂壹没有死。”
此话落下,刘挽半响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时,惊叹的望向刘彻。
刘彻目光幽深的道:“纵然他没有死,聂壹也只能死了,世上再无聂壹。”
!!!这句话透露的信息略多了啊!
聂壹没有死,但对外却人人都知道聂壹死了,为此,为此世人皆赞聂壹大义,对他多有歌颂,刘挽何尝不伤心。既为这样一个大义之人死在匈奴手里,也为马邑之谋失败得如此儿戏。
结果刘彻告诉她,聂壹活着,活得好好的,她别操那个心了。
当然,刘挽更不会忽略刘彻言语中的另一个信息,聂壹虽活着,世上却没有聂壹了。刘挽想到了两个词,改头换面,改名换姓。
“将来若是有机会你们或许会见着,毕竟如果不是你,他确实死了。”刘彻没有错过刘挽张大嘴巴惊叹望着他的表情,刘彻愿意放过聂壹一马,是因为聂壹并无过,犯错的人是他大汉的将士,已经有人为他们诱敌而出,大汉的将士却不敢出击,只能眼睁睁看着匈奴人跑了,哼,谁之过?
刘彻本来不怎么把聂壹当回事,架不住刘挽求情,也罢,不过是一个人而已,活着或者死了,纯属看刘彻怎么想,站在刘彻的立场,活着的人有活着的用法,死的人也有死的用法。
聂壹此人也算聪明,他知道自己活着并不是一件好事,因而死里逃生之后,向刘彻进言,且让聂壹死了吧!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