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越后之乱(2 / 2)
长尾景忠(白井长尾家、足利长尾家之祖)作为上杉宪显的重臣,也随上杉宪显一同进入越后,并转战北陆道诸国以及关东八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甚至还因此被足利尊氏许可使用二引两的旗印。
之后,长尾景忠的子嗣大都被任命为关东八国的守护代,而其弟长尾景恒(长尾景春)则是留在了越后,担任越后守护代,负责辅佐担任越后守护的上杉宪显之子上杉宪荣。
而长尾景恒为了稳固自身在越后的权势,先后将子嗣入驻鱼沼郡坂户城、蒲原郡三条城、古志郡栖吉城,并让他们世袭代官、郡司等职。这就是鱼沼郡的上田长尾家、蒲原郡的三条长尾家(府中长尾家)、古志郡栖吉长尾家(古志长尾家)的来源。
至于上条家,家祖为上杉宪显之孙上杉房方之子上杉清方。
上杉清方在其兄上杉宪实隐居之后,兼任山内上杉家当主,并出任关东管领、武藏守护等役职。之后,还节制长尾忠政(山内上杉家家宰)、长尾景仲(武藏守护代)等诸将于结城合战中讨伐谋反的关东公方(镰仓公方)足利持氏,使关东八国恢复了一段时间的静谧。
当时越后一国下辖七个郡,是位于扶桑北部沿海的一个狭长令制国,北起念珠关,南迄“亲不知子不知”,领国面积仅次于陆奥、出羽、信浓等国。
越后一国在地理上可以细分为上越、中越、下越。上越有颈城郡,中越有鱼沼郡、刈羽郡、古志郡、三岛郡(析刈羽郡、古志郡各一部而置),下越有蒲原郡、岩舟郡(岩船郡)。
而越后一国之中人口最为稠密、农田最为肥沃、海运贸易最为发达之地则是位于上越颈城郡的府中平原。在这战国之世里,人口就是兵源,农田就是粮草来源,海运贸易就是军费来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