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缔结和议(2 / 2)
北条城城主北条高广、板木城城主发智长芳、须川城城主金子尚纲、六万骑城城主福岛政为、桦泽城城主栗林赖忠、浦泽城城主大关亲信、稗生城城主平子房政、小出城城主榆井治部少辅、志久见城城主市河赖房(市川赖房)等大大小小的国人领主分分选择向上条家递交誓书和人质,使得上条家的政治版图瞬间膨胀至几乎占有刈羽郡、鱼沼郡两郡以及奥信浓高井郡一部。
之所以北条高广、发智长芳、金子尚纲、福岛政为、栗林赖忠、市河赖房等国人领主会选择顺势倒向上条家一方,就是因为看出了府中长尾家如今已是外强中干,连自家同族被攻灭了都无动于衷,就更别说确保他们这些国人领主的利益了。
可以说主从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主从结合同时也是利益的结合,首先始于物质报偿。
平安时期武士的关系,基于土地的、经济的关系之上,即基于生活的关系。而所谓主从关系,其实就是主君与从者之间“恩惠”与“效忠”的交换关系。
主人给予从者土地,并为从者提供保护从者效忠和服从主家,平时为主家尽各种义务,战时应主君之召从事战斗。当然,若是主君不能满足从者的利益需要,不能保证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者便会抛弃主君。反之,若是从者对主君不忠,不能履行应尽的义务,主君则会对其进行惩处,如收回“恩地”,甚至将其从武士团中清除出去。
主从关系通过施恩与报恩的利益关系,将主君与从者牢牢地捆在一起,并将武士的武力组织构建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兴衰荣辱、贫富贵贱,均与武士团密不可分。个人的荣誉、权力、地位和财富,统统以武士团的兴旺发达为前提,上自主君,下至一般从者,大家共同谋求武士团的兴旺发达。从者一经托身主人,就意味着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命运寄托在主君和以主君为统帅的武士团身上。
主从关系世代相承,武士社会有所谓“父子一世、夫妇二世、主从三世”的习俗。1091年,源义家(八幡太郎,是战神长子之意)和其弟源义纲的从者藤原实清与清原则清争夺河内国所领,分别向义家和义纲求援,实清、则清之争演变为义家与义纲兄弟之战。源义家、源义纲为了保护从者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骨肉之情,这就表明主从关系高于血缘之间的关系,武士团——利益共同体或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统一高于骨肉之情。
在扶桑的封建时代,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可是直接关系到人们基本的生存利益,对人们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也是人们拼死追求的焦点和利益空间。若想获得国人领主效忠的首要条件,是确认所领的支配,即本领安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