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诹访势弱(2 / 2)
原本,武田晴信就对诹访赖重擅自与山内上杉家达成停战议和一事感到非常不满。因为山内上杉家让予诹访家的领地中还有一部分是武田信虎时期夺取的。虽说眼下的武田家才发生家督更替之事不久,但武田信虎被自己流放至骏河后,甲斐一国的百姓们可谓是弹冠相庆、奔走相告。
在甲斐境内出现饥荒、水灾、蝗灾、台风等诸多自然灾害后,四处都能看到饿死的人和马匹,甚至有些地区以及达到了一千人中只有一个人在幸存的惨状。而作为时任武田家家督、甲斐守护的武田信虎非但不开仓放粮救灾,甚至还不断地催促甲斐一国的国人领主们出兵信浓佐久郡、小县郡等地,导致国人领主们、百姓都对此怨声载道。
要知道,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天灾是因为领主的“不德”而导致上天降下的天罚,连武田信昌这样的中兴之主在地震之后都晓得要老老实实的让出家督之位退居二线。而武田信虎在天灾之后非但没有引咎退位,甚至还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家臣、百姓们对武田信虎的不满已经到达了临界点。
可武田信虎并没有对此感到重视,但是武田晴信却察觉到了。
因此,与其说流放武田信虎的武田家重臣们是“武田晴信派”,倒不如说这些家臣们其实是被迫倒向武田晴信一方的“反武田信虎派”。若是武田晴信也继续着父亲武田信虎的路线,迟早也会落得一样的下场,还有可能更惨。
也正是由于武田信虎被流放这回事,让武田晴信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王制篇》)”,他在继承家督之位后就开始重视领地内的民生。
在武田信虎被流放到骏河以后,随行的家臣仅有土屋昌远一人继续追随左右。
土屋昌远之父土屋信远是武田信昌的女婿,因此土屋昌远算是武田信虎的从兄弟。在武田信虎继任武田家家督之位后一直追随武田信虎四处作战。在武田信虎被流放骏河国以后,土屋昌远不仅没有返回甲斐国,而是选择继续侍奉武田信虎。等到武田信虎上洛出仕足利将军家时,土屋昌远也随其同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