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凌云道士(1 / 2)
隆安三年,会稽王司马太傅患病,同时亦沉溺饮酒,每天都在酒醉中。世子元显知道父亲声望已不再,于是暗示朝廷解除其司徒及扬州刺史职务,并自任扬州刺史。
二年时,王恭领北府军,联同了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豫州刺史庾楷举兵造反,世子派人游说王恭麾下将领刘牢之倒戈,刘牢之归顺朝廷,王恭之乱得以平复。同年,殷仲堪接受朝廷安抚,危机得以解除!
后世有句话,“挽狂澜于既到,扶大厦之将倾”,世子机敏过人,志气果锐,可当此句!
虽然危机解除了,但也只是暂时的。近有桓温弄权,历历在目;远有八王之乱,刻骨铭心。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无时不刻不刺激着世子的神经。
元显非常清楚,北府军拥兵自重,荆州兵狼子野心,意图再反,晋室王朝岌岌可危。必须尽快掌握一支军队,用以拱卫建康。于是下令,三吴各公卿以下,原为官奴而被门阀转为荫客的人移置建康。
剑,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关键时候可以保命!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别人的仁慈和道义,乱世中,最不缺的就是背叛,最珍贵的只有忠诚!
这个道理,天下人都知道,但是凭什么让三吴诸公出人,这天下姓司马的人那么多,也就属司马家有权有势有钱了,晋朝也是司马家说了算,怎么不从司马家里选人?
因此,此令一出,朝野激愤不止,三吴地区怨声载道,五斗米教教主孙恩,乘着人心不稳,率众乘机进攻上虞并杀上虞县令。
……
隆安三年,冬,会稽郡城山阴县东不远处,一路数百人的队伍正迅速奔向山阴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