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修炼有成,下山遇坎(上)(1 / 2)

加入书签

东北,大兴安岭。

此处作为大明帝国的最北边,明永乐九年,大明的永乐皇帝朱棣在黑龙江下游东岸设置奴儿干司治所,下距黑龙江口约两千千米。派到奴儿干都司的官员和驻防军都在这里。有卫、所四百余,屯驻军队,辖区东至海,东北包有库页岛,西至斡难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

永乐时期,一直对奴儿干都司治所实行严格的管控政策,直至宣德年间,皇帝朱瞻基认为东北是苦寒之地,要这个区域不能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利益,还要派兵把守,浪费了很多财力物力。于是在宣德年间废止了奴尔干都司,将东北区域则转由女真部落管理。

这种做法终究为后世子孙留下了祸患,撤销奴儿干都司后,蒙元残余势力崛起,最终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成为蒙古军兵的俘虏,让女真部落经营东北,使得蒙古部落以及女真部落蠢蠢欲动,明朝边疆不稳,最后导致了建州女真的崛起。

土木之变后,明王朝国威受挫,边势大坏。李满住、董山等女真首领开始“乘间窃掠边境,辽东为之困弊”。所幸,当时的大明,又迎来了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成化皇帝——朱见深。

朱见深即位后,明王朝决心对建州女真实行剿杀,成化三年,朱见深下令进剿建州女真,下达的命令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史称“成化犁庭”。

成化犁庭的军事行动,沉重打击了建州女真,此次战役为明王朝的统治赢得了数十年的安宁。

而今,是正德九年,距离成化犁庭,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的时间。

四十多年,足以让两代人得以成长。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